第235章 新野安民(2/4)
荀彧趋前一步,躬身施礼道:“主公息怒。袁术称帝,天下共愤,此乃主公兴义兵、讨逆贼之良时。然今南阳已失,李繁与关羽合兵一处,若我军南下讨袁,须防其背后偷袭。”
郭嘉轻摇折扇,莞尔笑道:“文若先生所言甚是。但依嘉之见,先前刘表上书表李繁为南阳太守,实乃此二人相互勾结之铁证,主公不妨遂了他这个愿,封李繁为南阳太守,一则可修好南阳,免却腹背受敌之患,二则可赎回曹洪将军,亦可为讨袁出一份力。南阳郡者,四战之地也,难以长久坚守,再战未迟。且暗中集结兵力,以雷霆万钧之势夺取汝南。如此,则大事可成矣。”
曹操闻言,怒色稍霁:“豫州比南阳更香。奉孝之策,甚合孤意!就依此计行事!传我命令,封李繁为南阳太守,发檄文讨袁,邀吕布、孙策、刘备、刘表、李繁共同讨伐逆贼。同时责令夏侯渊一月之内备齐粮草!”
“诺!”
……
事情交代完,李繁有意将石森留于舞阴,与关羽当个副将,若得其一言半语指点,便足以令石森受益终生,亦可为讨袁之战未雨绸缪。
与诸葛蕾、张可妍、黄舞蝶三人辞别舞阴城,历经两日颠簸,途经新野,新野城外官道上,暮色初合。李繁勒住青骓马,遥见两道身影踏尘而来,玄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光,正是黄忠与廖化。
二人马速极快,丈二凤嘴刀在鞍侧轻晃,带起破空声响。其后十余人跟随,整装肃穆,威风凛凛。
黄忠率先甩镫下马,甲叶相撞声中行起军礼,古铜色面庞上笑容微颤:"见过李将军。自将军袭击博望有些日子了,今日方回,想必受尽苦难,快,将军快快随我入城。”
原本打算让黄舞蝶留于新野,与黄忠父女团圆,自己即刻启程前往涅阳与诸葛亮会合,怎奈暮色渐浓,夜间赶路变数颇多,权衡之后,还是决定在新野稍作停留,待明日天亮再行出发。
一路急行,人马皆疲,渐近新野,数人轻勒缰绳,使马儿徐行。
寒暄过后,黄忠想起前些日子,廖化奉李繁命令带十几万黄巾军民至新野,让其安顿,便纵马前行,与李繁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