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国运(2/4)
道人贱,殊不知为世人所厌。
懵懂之能破在家国也,亦曾有拳拳之心,热血溅敌之志,然时也、运也、命也!
收拾残身,独守寒窑,心境大明,耗门前枯树,庭前花草之春。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吕蒙正的寒窑赋,非常有意思,没舍得删太多哈,山峰也涂鸦了几句,狗尾续貂,难登正堂哈。)
赵轩有点懵,不明白老者为什么此刻要念寒窑赋?
不过,后边一段,明显做了改动,把吕蒙正所述己身经历,改成了他的。
少年风流,锦衣玉食,说明老头年少时家里很富有,过了懵懂之年,有了报国之心,但得以苟存,
然后就搬到了这里,反而越活越是明白了,无非就是等死,与门前的树木,庭前的花草一样,虚耗着光阴。
整篇寒窑赋用典极多,但全都在阐述一个观点,那就是时运之机。
把一切的成功失败,都归纳于气运之上,这让赵轩有些微微不喜,他更喜荀子的‘人定胜天’一说。
他再度缓缓坐下,老者看他面上没了惊色,含笑起身,走到旁边的榻边,拿出一个木盒。
“打开看看。”
赵轩双手接过,打开了木盒。
里面是一张画卷,他看了一眼桌面,老者笑道:“没有那么金贵。”
赵轩不管,将两人的茶杯往旁边移了移,然后用手细细摸了一遍桌面,确定没有水渍,这才将画卷置于桌上,缓缓拉开。
是一幅人物像。
很年轻的一个男人,高鼻深目,双眼炯炯,天庭饱满,眉如利剑,
不过男人额头无发,后背长辫,这是个清时期的人物肖像。
在画作的右边和左边,各有一行文字。
右边写道:‘当日事发,吾劝之早离,但复生言: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而左边则是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画作一般,属于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