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民以食为天(1/4)
李繁从背包里拿出那包打算做爆米花的玉米粒,将包装打开,展示给大家看。经过这么久,已经干燥了,颗颗金黄,沙沙作响引得众人侧目。
“不要小看这么点东西,假以时日,可以养活中华各族千千万万人口!”李繁手捧着玉米,轻轻掂量着。
“当真?”众人都带着不相信的表情看着李繁。
“民以食为天,能填饱肚子的,除了稻、小麦、黍,粟外,尚有玉米和土豆,中华之外,还有更多你们没有见过的吃食。”看大家满脸疑惑,李繁解释道。
“南方雨水充沛,种植水稻自然在理,一年尚可两熟;北方干燥,旱地为多,小麦、粟米善长,皆可作为主食,医人肚饿。吾广猎典籍,便是在这人世间,并未见过有玉米、土豆字样记载,更不知其状为何物!”
诸葛亮走近,用手摸着玉米种子,眼睛中闪出丝丝亮光,激动的神色洋溢于脸上。
“莫非从天上而来?”诸葛蕾扑闪着眼睛看着李繁。
见他们爱不释手中带着不解,又联想到自己是穿越过来的,李繁说道:“可以说是天上来的吧。此物丰收时,可以直接煮着吃,可以做成炊饼,做成干粮,随身携带方便,扛饥饿,是良好的食物来源,和米粮一般无二。我还可以用它来给你做爆米花!”
周仓三步并两步走过来,也抓上几颗放在手心,不停的翻弄着,越拨越慢,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又缓缓抬起头,注视李繁说道:“目今粮食产量,一亩不过两石。不知此物……玉米,能有多大产?”
出身于农民,最关心的还是填饱肚子的问题,周仓首先想到的就是产量。
“据我了解,保守估计应该会是这个数。”李繁伸出手掌,竖立起五指,肯定的说。
看着比出来的数字,周仓摇了摇头,失望的说道:“五十斤,不足一石,虽是好物,产量过低,难为粮啊。”
“可惜啊可惜,物以稀为贵。上苍既怜,若产量如此低,种之空耗人力,不为美也。”诸葛亮也惋惜的说。
这种没有见过世面的反应,让李繁一愣,迷之一笑,学者古人摇头说道:“非也,非也。”
“五石?”
“若确是亩产五石,确实是个利国利民的号什物!”诸葛亮眼中又一次闪亮。
“是五百公斤以上!也就是一亩地的产量有十石以上。”
“五百公斤?”
“哦,五百公斤等于一千斤,等于十石。”
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亩产十石,在古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亩地能产两石,交了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