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八十二章(2/5)
小顿失依靠。好比在电影《蓝色茉莉》中,贾丝敏的老公靠诈骗维生,她也是共犯结构的一环,凭借老公诈骗所得能让自己过奢侈日子,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发现老公出轨,她愤怒地向FbI检举,导致家破人亡。她的决定满足了一时的爽,但让老公从此成为阶下囚,自己失去生活支柱,儿子从此埋怨她。
日常生活中,小小的作恶让人得到某种快感,譬如贪图方便丢烟蒂;为了上班不要迟到,上地铁不排队;为满足自己,做出一些稍微越轨的行为。这些坏事之所以做了会让人爽,在于通过这些被我们判断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能让我们获得更大的满足。
然而,诚如丹尼尔·卡尼曼所言:人类对于低概率往往反应过度,对高概率经常反应不足。好比明明搭飞机的死亡率远低于交通意外,但人们更畏惧飞行。中乐透头奖的几率比被雷击还低,却在开奖前抱着高度期望。做坏事带给我们的,更多是对生活的想象,这种想象使我们跳脱生活常规,使我们感觉不受拘束。简言之,那些小小的坏事,让我们感觉自己重获自由。相反地,今天会让这些坏事成为一种自由,反映出一个社会对我们的禁锢,以及对自由的剥夺。也就是干“好”事不够爽的原因,因为那个“好”的价值并未真正被我们内化,还可能是我们生活压力的来源,而逃离压力是人之常情。
因此我们要深思的是“为什么干好事不爽”,当中似乎反映出人们对自由的不理解。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读书学习,长辈们耳提面命的都是“读书好能换到好工作,好工作能赚到好多钱,好多钱才能有好家庭、好生活,拥有这些才成功”。那么这样一个孩子,他从来没有机会理解什么是自由,因为生活的好与坏都被这些价值观限定住。成绩、事业、头衔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当我们越是服膺外在价值,我们就越不自由。因为我们越看不清楚自己的面目,好像我们没有自我,而是他人组合出来的机械人。于是我们干起坏事,想象超低概率的天堂能够降临,若不抱这些希望,生命与死无异。
同时做坏事是需要勇气的。
小小的越轨能让我们在被安排的人生中,获得一点自由。我想起一位朋友,她酷爱开车。她说人生中没有什么是她自己决定的,只有握着方向盘,才能想去哪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