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第二千二百七十一章(4/6)

第二千二百七十一章(4/6)

么出身呢?书中也写道:本是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都是精锐勇猛之人,非是一时建了不少功名。也就是说他们之前也是受了“招安”的绿林,后来招安后,成为了节度使。



    可见,朝廷这一招,用了很多次,至少有十次,而且成功率很高。由此可见,招安之计,并不是朝廷破例,而是早有先例,甚至是已经成了惯例。于是就有了后面宋江征方腊,最后双方两败俱伤。朝廷用宋江打方腊,其实跟十节度使打宋江基本上是同一性质的。



    朝廷真正付出了什么?



    其实很少,首先,这些受招安的军队,战斗力比宋朝的那些厢军、乡军要强的多!



    乡军,顾名思义就是乡下的,农村的军队,是最低级的军队,基本没有战斗力,一般都充当劳役,可以忽略不计。厢军,比乡军高级,可以承担地方治安或者剿匪的任务,虽然战斗力也不强,但是在地方上还是有作用的,他们不是中央正规军,慢慢也变成了地方官员和将领的私人仆役。



    另外宋朝还有一部分称之为番军,战力不详,番军,就是宋朝统治的一些边境的少数民族组成的军队,可能有人觉得他们是被强迫的,实际上他们都是主动要求加入宋朝军队的,因为加入宋军后,他们才能享受宋国的权力。



    因为是少数民族所以并不会被当做常规战力,所以记载很少。(不过,在南宋的时候,有一些番军还是很有名的,其中战斗力最强的,就是蒙古番军……没错,你没看错,蒙古番军,当年蒙古那边有很多逃奴跑到南宋这边,给南宋打工,他们打蒙古的时候,非常的卖力……不要被蒙古这个名词给骗了,他们之间等级分明的很,那些贵族头人当然从蒙古的壮大中得到了很多好处,可实际上底层的蒙古人,是奴隶依然是奴隶,过的一样惨,哪怕到了元朝,底层蒙古人造反的事情一样不少,甚至烈度一直都不低,这一点满清就做的不错,至少他们的八旗子弟是真的吃到了铁装甲,连包衣奴才都能过好日子)



    以上三种军种,人数虽也不少,但不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基本上打仗可以忽略不计。北宋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就是禁军。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水浒里大名鼎鼎的豹子头林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