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求月票!!!求订阅!!!(4/7)

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求月票!!!求订阅!!!(4/7)

否能参加科举考试,而参与审查的人大多由朝廷任命,他们如果出现任何偏差,都是重罪,所以审查过程极为严格。其三,使用假的信息报名尽管能侥幸通过乡试审查,但在之后朝廷的任命和接下来的考试中都会再次受到调查,一旦在皇帝面前被拆穿,就是欺君之罪,重则诛九族。



    科举考试的第三大难点,就在于试题和阅卷十分严格,试题不仅考验考生文笔能力,还需要其博学多才,通揽古今,懂得治国之法,对于社会的发展更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且为了避免考生作弊,设立的考棚也是非常考究的。每间考棚大约1平米,三面设立高墙,加上一个简易的屋顶,只有一面是开放的。考生带着行囊和口粮,进去后不能出来,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解决。科举考试现场通常会禁声,气氛显得十分压抑,而且按照朝代不同,考试的时长也大有不同。短则3天,长则9天,清朝时期的考试就是九天制,由于长时间的精神紧绷,就会出现考生考完试就疯了的现象。



    考完试,就算结束了吗?



    并没有,真正的审判才刚刚降临,众多考生的考卷会被主考官随机派发到阅卷人员手中,阅卷员也不知道自己审批的是谁的卷面,所以不会存在阅卷员徇私舞弊的可能。后来卷面制度改革,出现了类似现代密封线一样的弥封法,就连主考官自己也分不清究竟自己拿的是谁的卷子,这一制度的改革从更深层次上提升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因为古代县市区人口密集,而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常常与人口数量和人丁赋税相关,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难度。于是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就会有一些富家子弟为了通过考试而对主考官行贿,这也增加了平民学子应试的难度。清朝时期,文字狱盛行,甚至不能出现谐音梗,科举考试变得更加严格,由于八股文成为主流,考生的思想也受到了限制,这也是导致清朝时期人才匮乏现象的主要原因。



    清朝因为人才的匮乏导致贪官污吏非常多,这些人远离京都,天子也无暇注意他们,这就让这些人更加的明目张胆,以职务之便大肆敛财,一度将科举考试弄得乌烟瘴气。范进能在这样的大环境通过乡试,高中举人,喜极而疯也是情有可原,书中也有细节表明,来送信的三报一眼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