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局势(2/6)

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局势(2/6)

些官员迂腐,以为他们真的认为这些人满口仁义道德,可以用道德感化外夷。

    其实内在是官员保守和惰性所致。

    官员们知道战事一起,人人都有责任。

    辽军铁骑南下,你身为守城官员怎么办。城外是数万契丹铁骑。

    你回头城里看了一圈,城池年久失修,府库里空无一物,全城上下只有数百名老弱病残的弓手。

    看到这里,你心底就凉了,所以想到日后的处境,立即上书反对。

    而另一些官员知道朝廷一定会大举更张,整军修武。

    城池年久失修就去修,府库里空无一物就去民间收税,兵马都是老弱病残就去募兵去训练。

    但办这些事哪里不需要大量精力物力民力财力。老子只是小小一名卑官,哪担得起这么大的责任。朝廷上面决策的人都是吃屎的吗?

    就好比真是因为天太冷,不愿起床读书的道理是一样的。

    ……

    当然有反对的,也有积极备战的。

    章惇到了定州为边帅后,立即就提出极限一换一的策略。其实这个主张真宗时边将王超就曾提议过类似的。

    章惇的意思,辽军绕过坚城南下饮马黄河时,咱们后方边军不是回援汴京,而是反向深入辽国境内,攻取幽燕造成辽国后方不稳的迹象。

    同时章惇还向朝廷大胆要求,将定镇二路合为一路,都交给自己指挥。由他来组织对辽野战兵团。

    对章惇的想法,官家表示了欣赏,朝臣们则认为。

    此举会重蹈澶渊之盟时,王超手握十万大军在后按兵不动的结局。所以此议作罢,但官家还是拨钱让章惇在定州招募跳荡和轻骑,以作野战之用。

    ……

    曾布到瀛洲后,就提议重整河北塘泊防线。

    河北地势西高东低,本有九十九淀,雍奴薮等古池泊。

    从太宗时,便决定了以河流胡泊抵御辽国骑兵南下的策略。

    再经过仁宗,真宗时。

    到了熙宁中,最后沈括说河北塘泊防线。

    以徐、鲍、沙、唐等河,叫猴、鸡距、五眼等泉为之源,东合滹沱、漳、淇、易、白等水并大河,于是自保州西北沈远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