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平凉州策(两更合一更)(3/6)

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平凉州策(两更合一更)(3/6)

官府争去,故而百姓都不爱垦荒。”王珪说着,章越附和地笑了。“不说荒田了,经商也一样。但凡有利润的事,就一定会被人盯上。”“所以屯垦棉田之事还是朝廷为之,似棉花纺出的贝吉布,以后更胜过丝绢,那就是税赋。”布匹就是天然的货币,比如朝廷缴税都是以绢代替。王珪问道:“去哪里找闲田呢?”章越道:“各路之中唯独熙河路到处都是闲田。”王珪问道:“开垦荒田需要人手,人手从何而来。”章越道:“人手更足,熟番已是教作耕种,至于生番可以让熟番以利诱之,让他们下山。”“只要他们下山便可授棉田耕种,朝廷既获得了颇为廉价的劳力,也可更进一步地编户齐民。”王珪道:“这倒是一个好生意。”章越道:“我准备在熙河路依法如交引所设计,办一个棉业商号,以股份为计。还是如以前故事。”王珪每年从交引所,熙河路交引所股份拿的分红都赶得上他当宰相收入,这都是他日后的养老金。现在又添一个棉业商号,他自是乐意。王珪点点头道:“只要有利国家,利百姓的事便去办。”官家御殿。章越首先出班道:“臣的奏疏已是连夜写好,今献平凉州策于陛下!”官家为章越这奏疏等了一夜,现在一听这平凉州策的名字,就觉得很提气。石得一给官家呈上后,官家当即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在熙河路实行编户齐民?”章越道:“正是。”“熙河路生番至少有两百万,若要平凉州,必须先全面动员熙河路。”这就是范育向章越的献策。熙河路迁移过去的汉民加上驻军,官吏,刺配的流囚至今不足三十万。而经十年发展,熙河路的熟番已超过了五十万。熟番就是接受宋朝编户齐民,同时接受授田,可以随时募役为弓手或者直接编入宋军。除了汉民和熟番外,还有近两百万的生番散居在山上,对宋朝而论熙河路那么大不可能全部控制,只要占据要点而已。中间地带则是熟番和汉民杂居,至于山上和偏僻地方都是生番所居,生番仍是部落制,听调不听宣,平日下山与汉民做些贸易这些。现在章越要让这些生番下山,接受编户齐民的政策,从此成为大宋的臣民。如果说之前是屯田方式,招募了部分熟番。那么现在通过开垦棉田,章越以商业运作的模样,由熟番出面招募生番下山耕作,朝廷许诺对棉田收购的利润,再贩卖给秦州的纺织商和染布商,赚取差价。这些事由方才章越与王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