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政见之分(3/4)

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政见之分(3/4)

愧是自己得意门生,一下明白自己的意思。在经义上陈瓘是继承自己衣钵的人,同时另一个时空历史上他也是唯一一个将章惇怼得哑口无言,并主动认错的人。章越以前用苏辙对付吕惠卿,今用陈瓘对付章惇,大体是这个思路。自己若出面与章惇辩论不合乎礼法,毕竟自己是对方族弟,名分上没有弟弟教育哥哥的道理。当然最重要的是担心自己辩不过。章惇捍卫新法那个气势……啧啧啧……连司马光元祐时与他辩论都要辩哭了,私下还找了苏轼与章惇说,大哥算了吧,朝堂上还是给我点面子。章惇听了。只是被贬出京时,不忘让司马光吃剑。章越对陈瓘道:“天下之道理大体可以分为四家。”陈瓘问道:“原先老师不是说,一条是自天理出,一条是自人情出。”章越道:“不错,这是笼统的一分为二的说法,你觉得我与王舒公,苏子瞻,司马君实四人政见有何不同?”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见就是南极和北极。以攻党项而论,司马光认为根本打不赢,而且劳民伤财,对陕西和四川的民生以及对国家的财政是一个天大的负担,百姓都过得很苦。而王安石主张打党项,主张攻下后,陕西和四川百姓就彻底松了一口气,朝廷也省了一大笔钱,从此百姓不要负担那么大。再说你司马光不主张攻党项,党项就不来攻你吗?王安石是从理性考虑,司马光从人情考虑。就好比为了躺平,一个人认为我现在努力赚钱,以后就可以躺平,一个人认为我辛苦赚钱还不是为了躺平,索性直接烂摆到底。那章越对新法的态度与王安石,章惇分歧在哪?就是天理与人情必须结合。他主张攻党项,这与王安石是一致的。但是他考虑到必须从实际出发。很多人都是今天努力,明天就要看到成果的。这如同读书一样,我为了考个好成绩,每天逼自己读十六个小时的书,如果想偷懒,就头悬梁锥刺股。但是呢?太用力的人,往往坚持不了太久。你王安石变法这么久,于国有利了,那么百姓呢?什么好处几乎都没有。你要变法继续下去,必须让老百姓从变法中真正得到好处,取得了民心的拥护,才能让路继续走下去。任何时候都要以民为政本。离开了百姓的拥护,变法难以为继。一旦官家归天了,变法铁定要被废了。办任何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世上最难的事是坚持而不是努力。好比一家人赚钱想买大房子,除了攒钱,也要时不时吃顿大餐犒劳犒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