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上尊号(2/4)
皆默然,此场景一言概之,人心不服。但是事情不管这么多,政事堂上官员们一商议,拟定了尊号。同知太常礼院的程颢列席。程颢道:“尊号之制,实如臣议君。既是臣议君,不尊则不美。”“陛下谦冲务实已是五次辞去尊号,如太平实则伤陛下圣明,反之又担心陛下不受。”章越看得出程颢也不赞成上尊号,认为皇帝两个字够用,不过对方比较灵活。一旁蔡确王珪知道程颢程颐都是章越提拔的。程颐在攻夏之事上反对章越,程颢在上尊号事上也反对,颇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不过这不是也看出章越不结党营私吗?王珪道:“此一时彼一时,仁庙曾受八次尊号。先帝虽在位四年,也受了尊号。”程颢道:“可是仁宗皇帝也有二十年不受尊号。”蔡确道:“程太常,陛下受不受是陛下事,太常礼院负责草拟便好。”章越心道,上尊号一事也是中书三宰执唯一毫无分歧,同心一意的地方。若是程颐说不拟便不拟,程颢却变通多了言道:“也罢,国家盛事时方上尊号,我们就当兰州那边已是打赢了。”蔡确道:“西夏已从兰州撤围,说是打赢了也可。”程颢当即列举官家功绩然后道:“太祖十八字尊号,真宗皇帝二十二字尊号,皆不便记忆,下官以为四字尊号正好,如太宗皇帝‘法天崇道’之尊号。”王珪道:“不好,还是依前例十二字尊号为好。”程颢暗暗摇了摇头。三日后,王珪章越蔡确等宰执率百官至东上閤门请求天子加尊号。百官入殿后,官家看着下列的章越,他心知此事出自章越的策划。说实话他对上尊号一点也不感兴趣,他在位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几乎什么爱好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对区区虚名感兴趣呢?但章越加尊号的意图,他也很明白。这正是当日他与自己所献的三策之一。官家道:“朕听闻皇以道,帝以德,王以业,制其名而用其实业,何必用尊号来自饰。纵使上百字尊号,于朕又有何用?”章越道:“陛下,此乃百官所望,人情所愿,恳请陛下受之。”官家道:“熙宁元年时,宰臣上尊号,司马光与朕列举五位先帝拒尊号之事,又言此非先王典礼,乃起于武唐之后,中宗之时,劝朕拒加尊号。”章越心道司马光是老调重弹了,当年英宗皇帝时,也是他站出来反对上尊号。官家继续道:“朕也是深以为然,便是三尺孩童,亦知上尊号之事,于朕无加损。”听到这里,大家都知道官家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