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道统之争(2/4)

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道统之争(2/4)

对自己的募役法。最后募役法是保住了,但改革之事却被迫告一段落,甚至章越也被迫下野了一段了。王安石认为新法就和立木为信般,不可更改。但章越认为有问题就得修动,你现在不改,难道等元祐以后全部废除吗?这是章越与王安石二人的矛盾。在章越眼底熙宁变法确实是开先河,但仔细研究很多条例都是有问题的。如何去芜存菁,才是后王安石时代的问题。王安石近况如何,章越也颇为关心。吕嘉问被自己贬官后,有出任江宁知府,如今与王安石二人过往甚密。王雱的女儿还嫁给了吕嘉问的儿子。章越闻知此事后,便将吕嘉问调走,不给王安石继续对政治保持影响力的机会。帮你培养蔡卞,便是我的回报了。章越与王安石并无私怨,但二人却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什么是结构性矛盾?这是与摩擦性矛盾相对来说的。身在官场,一定要将结构性矛盾和摩擦性矛盾搞清楚。比如我与你竞争一个职位,这样之前交情再好都没用。这时候就不要想着如何化解矛盾。我占了你的位置,还要想着如何化解你心底对我的怨气,这简直可笑,如何坦然面对以后的冲突才是。至于摩擦性矛盾,比如我不小心踩了你脚,你踩了我脚。我有句话说得你下不来台阶等等。这些矛盾是可以避免的,或者事后可以弥补的。章越与王安石之间之前属于结构性矛盾,如今王安石下野了,却仍有变数。调走吕嘉问便是防范未然,尽管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该办还是要办。不过王安石除了制止章越改动免役法之外,确实没有过问一个字政事,他在金陵山下建一个院子,名为半山园,正处于养老状态。期间章越与王安石不断书启往来。王安石在信中默契地不再谈政事,但二人不直接谈政事聊什么呢?那便是经学。二人有十几封信都围绕一件事争论。那便是道德经第一章的一个断句,二人在书信争论个不休。道德经第一章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这里都没有问题。章越与王安石的分歧在下一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王安石的断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可以说王安石之前都没有人这么断句的,但王安石这么断句后,这个断句一直争论了一千年。因为王安石他名气大啊,而且支持王安石这么断的,还有他的老冤家司马光,苏辙。到底欲字在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