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六章 参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4/6)
比较有意思,对方以附和新法而得出身,没经过科举。此公整日只知道巴结王安石。每天都要去王安石家里请安,王安石也是对他不分昼夜来访也无语,甚至踞厕见之。有次崔公度走在王安石后面为他执衣带。王安石回过头,崔公度笑着道:“相公带有垢,敬以袍拭去之尔。”还有检正刑房公事张安国。这几人都是王安石的嫡系,唯独安焘例外,安焘是官家亲自任命为中书五房检正的,当时安焘回京奏事,得到了官家的赏识,亲自任他为中书五房检正。这也是官家担心相权过大,往里掺沙子的缘故。章越在房内歇息,马上到了退衙之际时,又有一人入内。来人不是他人,正是都检正吕嘉问。章越闻此微微一笑。吕惠卿,曾布都是从都检正先后拜翰林学士,三司使,故而一直有都检正不奏事,与执政无异之说。不过都检正等中书五房检正以后仕途都在当权宰相的身上,熙宁三年李清臣因韩绛举荐入检正中书五房,但韩绛一罢相,李清臣立即被罢失位。吕嘉问如今也是极要害的时候,进一步就是四入头,退一步则辛苦努力,皆化为泡影。章越道:“吕都检何事?”吕嘉问道:“这里有些帖子先着相公看过。”章越反问道:“昭文相公看过吗?”“看过了。”“史馆相公看过了吗?”“未曾。”中书检正官无视其他宰执,只与王安石一人商议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熙宁四年时,御史杨绘就上疏弹劾‘闻诸房检正每有定夺文字,未申上闻,并只独与宰臣王安石一人商量,冯京等人只是据已做成申上文字签押施行’。啥意思?就是中书检正只给王安石一人汇报,所有帖子事先都不给看,看过的帖子都是王安石已经与他们商量好的。当时的冯京,王珪只要盖章就好了。曾布曾非常嚣张的对冯京,王珪说:“丞相已经议定,为什么还要问东问西的?等敕令出来后,画押签字就行了!”如今的吕嘉问就如同当年的曾布。吕嘉问道:“丞相吩咐蔡京可为检正中书孔目房公事,而安焘为检正中书刑房,张安国为检正中书户房公事。”为了安排一个蔡京入中书五房,王安石居然进行了这么大的调动。看来最紧要的户房,礼房,吏房的事王安石要把在手里,而将不紧要的孔目房和刑房让出去。“另外官家有意让徐禧为学习户房公事。”吕嘉问不动声色地露出了这个消息。章越心想官家看来是要亲自栽培徐禧,同时继续往中书安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