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九百八十六章 参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1/6)

九百八十六章 参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1/6)

    政事堂中。章越与吕嘉问之间问答说是闲聊,但颇有涉及日后国柄如何的意思?对吕嘉问的提防和忌惮,以及取王安石代之的忧心,章越可谓是一目了然。尽管自己再三表露自己并无此野心,怎奈旁人不信。章越索性不解释了。其实不仅是吕嘉问,王珪,元绛等恐怕也不会信。其他中书官员也不信。章越可以从他人的目光里体会得出。这个体会一点证据也没有,但就是可以体得。揣摩人心,相人,察言等官位高了自然而然就会了。很多人沉迷此道,其实没用,阅历够了就知道了。看得出整个都堂中,反而是王安石于此不介意。对宰相之位出入其中,最后举重若轻唯有此公。王珪道:“章大参,韩魏公升仙之前,有什么话?”章越道:“他只说他是忠于朝廷,此心天日可鉴。”众人闻言齐齐点头。章越说到这里停了话,看了王安石一眼。王安石与韩琦关系不好是众所周知的,但至第二次当国这才有所转圜,韩琦去世后也上了挽联,为年少当初之事后悔。看的出提到韩琦,王安石也是有所触动。话说到此处,众人也就散了。章越出了政事堂,政事堂又称都堂,作为中书而言,政事堂只是他一个办公场所。宋朝相权极大,中书以下直属有制敕院,舍人院,审官东院,审官西院,吏部流内铨,三班院,起居院,礼仪院,群牧司,崇文院。熙宁三年又设中书五房检正,近一步侵夺了礼,吏,户,刑这几项权力。相权大增!宰相之尊为开国来的极点。当然涉关相权,也看你在官家心目中的地位。王安石在位时,身为参政,但其他宰执根本无法制约他,同朝宰执被称作生老病死苦。除了王安石一个人生气勃勃,其他四位宰执只有老病死苦四等安排。后来吕惠卿在中书时,韩绛,王珪,冯京都被他架空了。王安石回朝后,吕惠卿马上就靠边站了。章越离了政事堂回到本厅。本厅又称为视事閤,也在中书门下,政事堂是几位宰执共同议事,发布政令的地方。这时候一般是三至五日宰执们聚政事堂一议事。而本厅才具体到每一位宰执,关乎他手中真正权力。一般官员至政事厅向宰执禀告差事后,这时候说得话都是冠冕堂皇的,一旁还有人记录在案的。但官员到了宰执本厅禀事,这时候宰执会屏退左右与你单独说话,这才是真正戏肉所在。不过仁宗皇帝一直认为此有妨碍公论,便下了一道圣旨不许官员至宰相本厅商议。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