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七百零一章 经略安抚使(3/4)

七百零一章 经略安抚使(3/4)

十八、马九百四十八,蕃兵一万八千三百九十四、马二千三百二十。”“另从泾原路经略安抚司使调拨弓手五千,知军景思立所管正兵一千五百,皆调拨熙河经略安抚使司。”一共三万六千五百名兵马,从陕西诸路调入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司。王安石又奏道:“此外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司置钤辖二员、路分四员、走马承受一员,熙州通判二员、曹官三员、驻泊监押三员、物务监官九员。”“同时先拨钱一千五百万贯,以实其边费。”这么多兵马,以及这么多钱财,以及这么多的官员位置。可知朝廷为了新设熙河经路安抚使路砸下了多少资源。那么最要紧的是这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到底是何人?还有秦凤路转运使司的都转运使是何人?对秦凤路转运使司王安石势在必得,于是当堂推举了天章阁待制蔡延庆。三舍人之事后,王安石便推举了蔡延庆为舍人。文彦博则不同意,他认为蔡延庆这个人不知兵,便推举龙图阁直学士蔡挺。在朝堂上人事的决定,是宰执们交锋的一个焦点。就连王安石这样不结党的大臣也不例外,也会推举亲附自己的人出任要职,因为从私情来说谁也不会推举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哪怕对方再有才干。秦凤路转运使司是一路最高行政长官,除了军事,刑名以外全部都管,同时监督下面各州知州这样的行政官员。文彦博推举蔡挺的原因是蔡挺更知兵,作为镇守陕西多年的官员,蔡挺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不过王安石却认为用兵之事自有经略安抚司去为之,都转运使最要紧的还是在于理财。众所周知秦凤路是大窟窿,每年需要朝廷用转移支付的办法去维持。中枢这么多钱财用到秦凤路,必须有一个善于理财的官员坐镇在此。二人争论了半天,官家支持了王安石。对于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官家明显地偏袒王安石,但也不是绝对,若文彦博提出了人事他若一个都不采纳,文彦博也早早辞职了。异论相搅是祖宗家法,所以官家再偏袒王安石,但在一些人事上还是要向文彦博让步,维持一个三七开的局面。秦凤路都转运使定下后,便是熙河路经略安抚使之职。王安石仍然推的是高遵裕。官家眼见对方再推,于是皱眉道:“高遵裕哪有这个才干,怎可为一路经略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朕看来一路钤辖足矣。”经过李宪一说,官家也明白高遵裕的才干,秦凤路钤辖已是顶天了,真要放到经略安抚使得位置上统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