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六章 功劳(3/4)
叔侄二人都是心意相通。章衡道:“李定不授御史,不仅是资历不足,而且他有不孝之名,最要紧的是他因赞同青苗法而超擢授官!”章衡点明了之所以封还李定的词头,不是因为其他的问题,而是你赞成青苗法授官。这样给天下官员一个很不好的表率,只要支持青苗法的都能升官,反对青苗法的就丢官,这是破坏了朝廷用官的制度。曾布又絮絮叨叨地道:“小章舍人,布记得你当初到京后,也是因上疏赞成学校改革,故而得到官家赏识的吧,如今……怎又……”曾布说了一堆话,反正你章衡也是投机新法升的官,怎么李定不行?章越道:“升降官员有格,之前李承之因举免役法有功以选人之身不经举削,直改为京官,可见过制诰封还过词头?”选人改京官要从五名京官手里拿到五份举削,方才可以改京官。但李承之没有这个流程直接授予京官,此事非常不符合规矩,官家也亲口说,这样的事朕很少为之,但为了你破一次例。此事发生在李定授予谏官之前,当时宋敏求三位舍人对此没有异议。可没想到下不为例,往往都变成了下次请继续!李定也是选人,也是没有经过官员举削,但居然就直授为御史。这换了谁也顶不住啊,不是一个权字可以解释一切的。曾布一愣,章越说得确实有道理正要说话……章越道:“我这么说非五十步笑百步,而是一个格字。我们读书人讲经权二字,经是制度,权是权力。李定可以因赞同青苗法不经举削改京官,这是权,但直授为御史则不合于经,此事还请子宣禀告给王参政!”听章越这一番解释,曾布还要絮叨几句,但章越道:“子宣啊!你是子固的弟弟,我们有旧谊,故而我一直给你留有余地,再说下去就把话就讲透了。”章越的意思,你李定升官必须讲一个格字,升京官可以,但御史免谈。把话讲透的意思,若你再下让李定为御史的词头,我照样封还你的词头!章衡听了章越的话点点头道:“不错,我也是这个意思。”曾布听了章越的话,也唯有无奈地听从了,然后起身告辞。曾布回去禀告王安石后,王安石倒是没有意外道:“子宣尽力了便是。”顿了顿王安石道:“这青苗法我法自计相李清臣(李参),当初我在三司时虽久与他不合,但如今青苗法却行之无疑!”曾布道:“天下皆不知相公的苦心,青苗法已是推行至天下,据布所知,青苗法在民间极便,之前王广渊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