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六章 卿是君子(3/4)
下,地方所遣官吏施行青苗法的,多是年少位卑,依势作威,骚扰百姓。州县本无借贷之事,一旦权柄下移,其祸害不可为不大。”章越听这句权柄下移真可谓一针见血。这是青苗法的大忌。为什么官吏不可以直接放贷,这就是权力下移。官吏有了向民间放贷抑配的权力,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朝廷一般要收权于上,比如说死刑之事,一定要中枢复核才行,绝对不可以交给地方州县。因为一旦权柄下移,一定会有权力的滥用。一旦州县官吏有了放贷的权力,那么他们一定会滥用这个权力。司马光道:“这提举官以多散为功,故不问民之贫富,各随户等抑配……”司马光一字一句地言道。吕公著又是出言反对青苗法,官家不由一个头有两个大。青苗法争议告一段落,片刻后三司条例详检文字官李承之上殿。李承之与官家言的是免役法。免役法之事,从当初的章越献策,至韩绛提议,到如今三司条例司详议,汇总州县官员意见后。由吕惠卿授意李承之上殿禀告,关于此法韩绛,吴充,章越都献策良多。但李承之却对他们只字不提,全然将功劳归于王安石,吕惠卿身上。此法当初韩绛,章越谋划最多,因而提出时司马光,吕公著却都没有反对,甚至苏轼对此法也是有欣赏的地方,此法推行不似青苗法困难重重。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王安石对此免役法也是最自信。元佑时王安石曾听到自己新法被一一废除都没有吭声,一直到免役法被废除了不由痛心地道,连此法也被罢免了吗?如今此法熟议已成,吕惠卿脸上露出喜不自胜之色。官家退至偏殿歇息,见章越侍从在旁,于是问道:“章卿,觉得方才殿上所议青苗法如何?”章越明白,司马光,苏轼不如王安石的地方,就是他们说得很多地方都对,也十分在情在理,但是却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政治主张。比如说王安石的政治方案,很多看起来都是有缺陷的,但合起来却是通的。章越对官家道:“陛下,臣以为变法之事便是如此。庙堂上千言万语,找茬的容易做事的难。”“似乎司马光,吕公著方才批评青苗法皆是中肯,但王安石,吕惠卿操办其实事,却是不容易。朝廷要在西北用兵,不想个开源的法子来如何能用?”“这青苗法确实弊处多多,但是却可以用,这便是最要紧的。”官家松了口气道:“朕要听的就是你这句话。”官家当即亲自端着茶汤递给了章越,章越称是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