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限(3/4)

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限(3/4)

说了句才不如子平,子厚,但似功名心过之的言语。章越对此不太理会,近来专务起作诗的功夫来。人说唐诗宋词。诗述志,然后可以以曲配文唱出。词不同,词是先有词牌名,也就是依着词牌名上曲调去填词。故而宋词更似歌词。但是科举的诗又不同。章越自己仍不太会作诗,但科举里要考诗。不过这科举里的诗不同于唐诗宋词,而是试帖诗。这试帖诗是先拟一个题目。比如明清科举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拿出一个句子作题目。但试帖诗范围极广,但凡是经史子集里的句子都可以拿来考。这就要看学生学识的渊博了。比如考官以‘冯妇攘臂下车’为题,让考生作试帖诗。有考生不知出处,以为冯妇是个女人,于是写了‘玉手纤纤出,金莲步步行’如此的句子。此外试帖诗对格式也有要求,不许重字,言语必须端庄雍容。如诗经里‘风雅颂’,就必须按照‘雅颂’来写,此外还要有平起仄收的格式。还有首联要破题,次联要承题等等规矩。当然最重要是二,四,六,八句都要押韵,令整首诗读来有回环之感。总而言之在格式的限制下,考生就好比带着脚镣跳舞,然后在辗转腾挪中写出妙笔生花的诗句来。这就是试贴诗。在宋朝科举中,最重的是诗与赋了。这也是太学私试公试之中皆要考量的。太学里私试,在于三八日,平日都是斋里考。但到了月末的三八日,则在崇华堂齐考,以决定名次上下。一般是逢三日考诗赋或是策论,逢八日则考经义。章越已是连续三个月私试诗赋,策论垫底,但又是连续三个月,私试经义时,为太学进士科第一。反差如此之明显。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进士科最重要是诗和赋,其次是策和论,最后才到了经义。而且要从后世抄一首好诗,首先平日在太学中的考试里,先不能掉链子才行。若说是前言不对后语,那么被打脸的只能是自己,或者别人索性怀疑你是抄来的。如今马上就要到了九月的私试,章越再度有焦头烂额之感。进士真不同于经义,再度令章越感到天赋这个东西很重要。“三郎,李直讲让你去一趟,好自为之!”刘几一脸凝重地对己言道。章越看着刘几的神色心想,李觏找自己作什么?章越到了李觏的寓所,满心忐忑地见到了对方。李觏道:“三郎,你至太学已半年否?”章越道:“回禀直讲,正好半年。”李觏道:“如今三个月私试,你倒是次次为进士科最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