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八十二章 出版的问题(2/3)
了个《苏东坡轶事汇编》,以苏轼生平为线,将当时文人们留下的笔记史料以及苏东坡和苏洵苏辙留下的资料经过整理加工,将其中和苏轼有关的记录全部摘引了出来,汇编成辑,还做了自己的修订,还指出了我引用诗词的时候,有几首和苏轼创作的年代不符,那水平得是教授级。”
蒋天晞呵呵笑道:“承蒙夸奖,《春宵》宋神宗熙宁五年,苏轼因与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离京,在杭州通判任上所作,你将之搬到了他新婚不久去见张方平的赛诗会上,虽然情节设计得很有意思,但是和创作年代就对不上了。”
“那帖子是您老写的?堂堂历史学院院长亲自下场揪的错,有意思吗?”
“挺有意思的。”蒋天晞一点不客气:“就是因为考证那个发了性收不住,才搞了一个《苏东坡轶事汇编》出来嘛!”
“牛!”周至不得不竖起大拇指。那帖子的水平极高,也是周至一直在追读的消遣:“要说出版,你这个才应该出版,我也要收藏!”
“我们学校自己就有出版社,要出书很简单。”蒋天晞说道:“听说上次有个什么图书奖想要颁奖给你,你以没有出版和没有完本为由给拒绝了?这种既科普了历史知识,又广受欢迎的,就是应该好好出版,让看的人更多嘛!”
“以前的确是因为没出版没完本,现在嘛……”周至说道:“盗版满天飞,网上看也不花钱,我怕出版社亏了。”
“你要是同意,我就去找他们说说看。”蒋天晞说道:“万一人家也乐意呢?”
出版的关键是书号,不过如今的大学出版社一般有几个预留书号,等再过两年,骗大佬们出自传都能成出版社一门买卖,所以出书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只不过盈利不盈利那就又是另外一说了。
周至倒也是无可无不可,蒋天晞愿意代劳,他也就乐得捡现成。
此次展会无论从规模和展品来说都是蜀中最高规格的一次,周至不知道这次展出是川师大和蜀大的《四库全书》唯一的一次碰头,也是《永乐大典》极少数几次公开亮相,甚至此次陈展的书籍,到后来全部都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排名还非常靠前。
这次展会,其实基本上是这批典籍唯一一次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