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第17章 韩信的变化(2/3)

第17章 韩信的变化(2/3)

,所以淮泗的平民素来好斗。这就好像是一个干草堆,一颗火星就能点起来,而陈胜,就是那颗火星。



    所以要安定天下,第一就是要安定淮泗。



    怎么安定淮泗?当下的手段不多,驻重兵弹压就是一个好办法。



    所以把过去重兵盘踞在荥阳-函谷关一线的军事部署,改为前突到了陈县,一旦淮泗有乱,就可以就近出兵平叛。



    不得不说,这个方案是有些过于小心、刻舟求剑的味道。但是刚刚经历了一次帝国覆灭,根据过去的经验做出这样的部署,也倒是说得过去。



    至于这样的部署,要把十万大军交给韩信这样一个前朝的功侯,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在这方面,扶苏倒是继承了自己亲爹的风格,所谓用人不疑,给了韩信这样的重权。



    当然,给了韩信这支军队以后,蒙恬就一直留在长安城,没有离开过。这算是给在外的军队一个保险,制衡之术,是每一个帝王的看家本领,扶苏无师自通。



    韩信倒不在乎蒙恬就直接掌管了荥阳-函谷关一线的军务。这种制衡让韩信觉得有点踏实。皇帝把制衡明明白白的放在那儿,算是警告,其实也是一种安抚。让朝臣们都知道韩信孤军在函谷关外其实也翻不出什么浪来。如果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在后方也就少了很多诋毁。



    韩信经历的太多了。



    张良陈平可不算是什么好人。虽然张良和自己交往不错,见面总是笑呵呵。但是张良和谁不是笑呵呵?自己最后身陷囹圄,未必就没有张良陈平的推手——这些破事儿也不光是郦商一个人搞出来的。当然扶苏放着那么多人不砍,就只砍了一个郦商,这摆明了就是给自己的交代,这个情,韩信很是感激的。



    回到长安以后,韩信有机会接触到相当多秘密档案,参与审讯过一些人,也因此,对萧何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天下都知道是萧何举荐了韩信,但是自从韩信破魏国以后,萧何对韩信的态度就有了变化,身在战争前线的韩信虽然并不了解这些,但是查询旧档案、审讯旧官员之后,韩信可就知道真相了。



    彭越之死,萧何在其中也起了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