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大隋忠烈之后(1/4)
陇右道的风沙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咆哮着席卷而来。
漫天的沙尘中,碎草被狂风裹挟着,如雨点般劈头盖脸地打在豆卢焕的铁面具上。
他稳稳地蹲在军帐前,手中紧握着横刀,正仔细地擦拭着刀刃。
那横刀在风沙的磨砺下,闪烁着寒光,宛如一道闪电。透过刀刃,远处起伏的烽燧映入眼帘,它们宛如一条蜿蜒的灰黑色锁链,将大唐的边疆与突厥的毡帐分隔开来。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驼铃声突然在帐外响起。
豆卢焕警觉地抬起头,只见三匹高大的汗血宝马如旋风般冲入营地。
那三匹宝马通体赤红,毛色鲜亮,仿佛燃烧的火焰。
它们的背上驮着朝廷的使者,使者们身着华丽的官服,马鞍上的花纹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
“游击将军豆卢焕接旨!”
宦官展开黄绫的瞬间,风沙卷着细沙爬上诏书边缘,却掩不住 “赐甲胄弓矢,旌表忠烈” 八个朱红大字。
豆卢焕单膝跪地,掌心的马血蹭在青砖上,洇出暗褐色的印记 ,半个时辰前,他刚带着斥候队在皋兰山下设伏,用三十骑的伤亡换来了突厥游骑的溃散。
诏书里的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他胸前的明光铠上。
曾祖父豆卢毓的画像在眼前浮现:那是一幅高五尺的绢本立轴,挂在陇右祖祠的正中央。
画中人身着隋朝明光铠,甲胄上的鱼鳞纹与豆卢焕此刻穿着的分毫不差,只是色泽更暗,泛着岁月侵蚀的铜绿色。
画轴两侧挂着一副对联:
“一门忠烈昭青史,百战功名耀紫宸”
是开皇年间隋文帝亲赐的御笔。
大业九年的弘农宫仿佛穿越时空,在他眼前重现。
杨玄感的叛军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时,曾祖父豆卢毓不过是个从五品的武贲郎将,手中只有两千府兵。
叛军使者骑马到城下,腰间悬挂着隋室宗亲的人头,扬言 “开城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