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都市言情>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第384章 出发去长安(3/4)

第384章 出发去长安(3/4)

药,看你一路上咳得厉害。"



    崔承宗一愣,想起昨夜在刺史府,自己因紧张而忍不住咳嗽,竟被这人记在心上。



    马车继续前行,崔承宗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包得方方正正的草药,还附着一张纸条:



    "紫苏、杏仁、桔梗,水煎服。



    " 字迹刚劲有力,不像出自宦官之手。



    他忽然想起,张瑜在刺史府看《辩冤录》时,曾用朱笔在 "崔季舒尸身不得收葬" 处画了个大大的问号,那笔触,竟与纸条上的字颇为相似。



    申时初,陕州城在望。崔承宗掀开窗帘,见前方官道上有队骑兵迎面而来,为首之人身着明光铠,腰间横刀的刀柄上刻着 "尽忠" 二字 那是豆卢毓后人豆卢焕的标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队交错时,豆卢焕勒住马,向张瑜拱手致意,目光在崔承宗脸上停留片刻,似是打量,又似是认同。



    酉时正,长安的城墙终于出现在视野中。崔承宗望着城门上 "安远门" 三个大字,想起父亲曾说:"长安城的门,是为忠烈之士开的,也是为天下百姓开的。" 张瑜的声音从车内传来:



    "明日面圣,你只管说实话,圣人自有论断。" 夜幕降临,一行人住进驿馆。崔承宗在灯下展开祖父的手札残片,"直臣" 二字在烛火中明明灭灭。



    他摸出张瑜给的草药,放入陶壶中煎煮,水汽蒸腾间,忽然想起刺史府那晚的铜铃、济州城的更鼓、官道上的麦田,还有张瑜袖中露出的半卷《贞观政要》那书页上,有太宗皇帝的朱批:



    "忠言逆耳利于行"。



    更夫敲过初更,张瑜的房间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崔承宗走到窗前,见那人正对着月光擦拭笔囊,鎏金獬豸在夜色中泛着冷光。



    他忽然明白,这一路的颠簸、试探、甚至那包草药,都是张瑜在替圣人打量他,如同雕琢一块璞玉,要看看是否值得雕琢成器。 陶壶中的药香弥漫开来,崔承宗喝下最后一口药,只觉喉间清凉。



    他吹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