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以工代赈行(3/4)
丈夫接过锦盒时,触到她指尖的茧子那是常年握刀练出来的,如今却为了这些关乎民生的条文,又磨出了新的痕迹。
早朝上,李治展开卷轴时,目光忽然一顿。
纸上字迹力透纸背,最后一页还贴着片干枯的草叶,不知是哪个环节掉进去的。
他抬头看向阶下的周道务:"这法子可行?"
"圣人,浅浅想出来的,您还不放心吗?"
周道务朗声答道:
"而且其中的地基之法,工部张大人已经验算过,确能增强房屋稳固性。"
李治点点头,指尖抚过 "以工代赈" 四字:
"传旨,着周道务为晋州赈灾使,即日起奔赴灾区,按此条陈行事。另赐黄金万两、粮食十万石,务必让百姓有饭吃、有房住。"
三日后,晋州城外。
李孟姜戴着斗笠混在流民中,看着周道务指挥士兵搭建安置点。
松木打桩机的轰鸣声响彻原野,她蹲在一群孩子中间,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抗震房屋的结构示意图:
"地基要像大树的根一样扎得深,房子才不会倒。"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举着泥屋喊道:
"阿姊,这样行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孟姜笑着点头,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争吵声。
几个青壮流民正围着粮车叫嚷,负责发粮的小吏急得满头汗。
她缓缓地站起身来,轻盈地迈步走向前方,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走到近前,她从宽大的衣袖中轻轻掏出一条陈旧的纸张,那纸张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但上面的字迹却依然清晰可辨。
她将这张纸递给站在一旁的小吏,面无表情地说道:
“按照这上面所写的内容,给他们发放工牌。每个人都要凭工牌领取粮食,一天三斤粟米,这是规定好的。如果有人想要多拿一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