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六章 守什么孝?(2/3)
肱骨遗憾!”
除太祖皇帝,大魏历朝,均无人将御史台的用处真正用在臣工之上——毕竟位子轮流坐,今日我是御史台的人,明日我就有可能入六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会冒着得罪人的风险行使随时变更的权力呢?
如今御史台重翻法令,众臣方知太祖皇帝将御史台之用抬举得如此之高!之广!之大!
弹劾者不敢直言太祖皇帝的法令失误,只敢挑起臣工与御史台的矛盾,逼迫永平帝站队。
弹劾者不敢直言,御史台敢。
萧珀躬身出列,虽距内阁次辅袁文英尚有五行身位,位于乾元殿文臣列队中后方,却不卑不亢高声应道:“难不成,次辅大人认为太祖皇帝颁发的法令,是错的?”
袁文英未曾侧首,直起身来,双手交叠垂搭在身侧,神容微倨:“时也,令也,无对错之法令,唯顺时之策令。难道御史台所用的桌椅藤条,都是百年前的老货不成?难道御史台的东西用坏了,不修不换,也一直用下去?”
萧珀躬身乖巧应道:“袁大人将太祖圣谕比作坏掉的桌椅藤条,胆大包天,御史台不敢回应——若次辅大人有胆,明年天坛祭祀,可将此话于大魏帝王牌位之前再说一次。”
袁文英怒目:“你———!”
“好了。”龙椅之上,永平帝终于发话,年轻的帝王声音发沉,阻截这番逾越的讨论:“好了,事涉太祖皇帝怎可言辞僭越——老师失言了。”
袁文英即为永平帝帝师。
帝王此言,已作是非分辨。
永平帝一锤定音,欲将弹劾御史台此话越过,后谈其他,却听文臣中上游传来一腔温润清朗之男声:“太祖皇帝圣谕自是不错,御史台持证拿人循规循矩亦挑不出错处,只是有一点——”
大理寺少卿贺卿书躬身执笏板而出,年近不惑,在足够资本进入乾元殿上朝的文武大臣中,尚算年轻,且形容清隽,眉眼疏朗,蕴含极为文雅的书生意气,加之其素来缄默内敛,在朝中风评向来不错。
永平帝不能制止其开口,便只能以沉默明示其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