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大明神探1546>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咳嗽的原因(2/4)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咳嗽的原因(2/4)

”‘你记得是真清楚……’海玥微笑:“我是不会与东楼客气的,有关内贼的调查,你也出一份力吧!”“好!”严世蕃领了任务,兴致勃勃地去了。海玥目送其身影远去,静立廊下等候。不多时,一阵轻若落叶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陶典真来到身后,单掌竖立行了个道礼,语气里带着由衷的欣喜:“海翰林安然归来,贫道顿觉心安,纵火大案若有差遣,但凭吩咐!”“好。”海玥微微颔首,三言两语将案情进展道明,肃然道:“当晚有可疑之人频繁往来于锦衣卫与勋贵院落之间,行迹诡秘,请道长即刻遣人详查,但凡发现蛛丝马迹,速来报我!”“是!”陶典真兴冲冲地领命去了。这两位都是立功心切,且颇有手段,更不是特别惧怕锦衣卫的。由他们出马,或许真能得到一些蛛丝马迹。由此海玥回到屋内,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衫,泡好茶,品了起来。待得陆炳走入屋内时,见到的就是这一副悠然自得的景象。陆炳目光微动,下意识地道:“案子不查了?”话一出口,他便有些后悔。果然海玥看了过来,那目光刺得他愈发心虚,马上转过头去。脚下都准备离开了,耳中却传来这位好友温和的声音:“《孝经》有言,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子女有责任劝谏父母避免不义之事,否则是不孝,但那是大道理,事实上,我的爹娘真要做了什么有违律法的事情,我会为他们遮掩……”陆炳怔了片刻,缓步走到他面前坐下,低声道:“亲亲相隐。”《论语·子路》中有一句,叫“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孔子认为亲情伦理高于法律检举,通过保护家庭伦理巩固社会基础,父子相告,夫妻相告,则家庭解体。后来汉宣帝下诏,明确“子匿父母、妻匿夫等皆无罪”,直接将伦理上升为法律,早期还要求是“卑幼为尊长隐”,唐朝后扩展为双向容隐。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十恶不赦的重罪,要是为家人容隐了,那全家就等着消消乐吧。“当然我相信,爹娘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海玥接着道:“不然我的良心也不会安,更无法原谅自己,毕竟这世上不仅有至亲之情,更有天地君亲,挚友至交之义,倘若违背了那些,也会教人无颜以对!”“天地君亲……天地君亲……”陆炳深深叹了口气,苦笑道:“明威果然会劝人,换成别的事情,我会为先生遮掩,可此番涉及欺君之罪,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