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大明神探1546> 第二百四十六章 句句不提他,句句都是他(3/4)

第二百四十六章 句句不提他,句句都是他(3/4)

氏苛政,罔有战心者,此实为天兵顺利进军之一大助力,然其后未践复立陈氏之诺,加之治理失当,终致民怨沸腾,反抗激烈。”“细究其因,收服民心,必先予其实惠,交趾新附,百废待兴,欲施仁政,非但需官员德才兼备,更需朝廷持续关注。”“惜乎远派交趾者,多为贬谪之员,或才具不足,或心怀怨望,以致吏治败坏,民不聊生。此辈在中原尚且贪墨害民,安能指望其在新附之地推行善政,安定人心?”“臣窃以为,治理新附之地,当慎选良吏,厚给俸禄,严明考课,更需朝廷时加督察,勿使边远之地成为贪官污吏肆虐之所。”“若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则所谓陈氏旧事,自当渐被遗忘;若治理无方,则纵有千般理由,亦难平息民怨,此实为治国之要义,不可不察也。”对于这一篇章,翟銮和李时只是看过,张璁和严嵩几乎倒背如流,心里也是赞同的。他们同样清楚,这些只是前序,所说的什么“慎选良吏,厚给俸禄,严明考课,严加监督”,都是必须要讲的套话,并非真正的解决之法。《定边九策》里,真正的解决之法,是四个字。大封土司。交趾行省肯定要设立,交趾三司即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与提刑按察使司,也得尽可能地派遣一批得力官员坐镇。但下辖的十五府、四十一州,还有州内的诸多县,想要派遣如此规模的得力官员,就根本不现实了。所以在地方上,大明朝廷毋须强行发派流官治理,而是交由当地豪强以土司法自治。尤其将如今一众已经成了气候,如武文渊、阮仁莲、黎景瑂等握有兵权,可以与莫登庸政权交锋的后黎朝官员,都以土司的名义分封自制,世袭都统,同时依大明之命,剿灭莫氏余党。这无疑会增加未来统治的难度,但也是权宜之计,且是唯一能够长期统治交趾的办法。别小看交趾,由于红河三角洲开发成熟,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永乐年间征服安南后统计,这一省之地的人口数目,是同时期云南的十几倍。不夸张的说,安南的十五府、四十一州,相当于广东加广西加陕西的总和,且拥有的独立意识与地理条件,使其难以在短时间内同化,土司制是现阶段唯一的解决之法。至于未来改土归流,什么时候把两广和云南的土司解决了,自然也能把交趾的地方势力逐渐清除,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归附,彻底回归中原之际。这个过程,即便大明国力不衰,也要百年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