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心会的卧龙凤雏(2/4)
还有点小瑕疵,这位永乐大帝生前极力否认篡位,用太宗的庙号,正是为了自证合法继承朱元璋,结果倒好,孝子贤孙把他的庙号一改,直接否定了其政治叙事。由此可见,百年前的祖宗没人在意,百年前自焚或逃亡的建文帝,也早被遗忘。所以朱琳的这个国姓,到底是赐姓,还是血脉相传……重要么?海玥觉得并不重要,研究了一下如今朝堂的局势,就安心地睡了过去。第二天的纳吉很顺利,今科榜眼与太后义女的生辰八字简直是天作之合。第三日的纳征也一切如常,在媒婆林氏的张罗下,海氏并未带外人,就海玥一家和弟弟海瑞登门,聘礼正式下达,订婚仪式完成。择定良辰吉日,只待亲迎。这边六礼推进顺利,海玥在英略社与翰林院之间两点一线,却不见严赵两人对于盛娘子之案的禀告。甚至连两人的身影都见不到了。海玥并未催促,默默等待。最先传来反应的,却是翰林院。就在给同僚发放婚礼请柬,众人欣然收下之际,一位最喜打听朝堂事的庶吉士神情却有了瞬间的古怪,旋即意识到有歧义,赶忙解释道:“明威兄见谅,在下是想到了刚刚听说的定国公府传闻,绝无他意!”海玥并未在意,顺嘴问道:“定国公府?”那位庶吉士古怪一笑,低声道:“明威兄可别说是我讲的,那位小国公爷闹开了,据说其姐姐嫁了个天阉,偏偏对外装作幸福美满,国公府竟一直被蒙在鼓里,现在得知后怒不可遏,去了锦衣卫那里讨说法呢!”“哦?”海玥心头一动,脸上则依旧好奇:“这与锦衣卫何干?”庶吉士道:“好似与一位媒婆有关,又说锦衣卫与沈家勾结,反正小国公爷已经冲去北镇抚司大闹,还要主动进诏狱,内阁惊动,恐怕此时陛下也知晓了!”他说话的声音逐渐放大,很快其他人围了过来,见状也不藏着了,纷纷传了个遍。事实证明,一众翰林大才,未来储相,谈论起八卦来,与街头小民也没什么不同。尤其是这种顶尖勋贵和锦衣卫,双方都是清贫士子最讨厌的对象,闹得越激烈,大伙儿越幸灾乐祸,甚至主动出动打听。于是乎,外面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了过来。老定国公叫徐光祚,身为徐达后裔,大明朝的顶尖勋贵,还曾经领中军都督府,更作为正德朝内阁派遣的核心官员,与礼部尚书毛澄、寿宁侯张鹤龄、太监谷大用等赴安陆,迎接藩王朱厚熜入京继位。这并不算什么功劳,毕竟杨廷和一系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