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揽权(三更)(2/4)
旅生涯有多么重大的裨益,毫不夸张地讲,比起打几场胜仗都要关键的多。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戚继光写诗文,不断给文官鉴赏,就是为了融入士林的圈子,结果还是在张居正倒台后瞬间被清算。“德明兄!愚弟方才恰好读到一篇文章,还有不通之处,望指点!”“不敢不敢,东楼太谦逊了……”“志辅兄,我昨日再看了那文明以止的贲卦,还有些疑惑!”“就是先这样……再这样……不难!”严世蕃与桂载不客气,但也先和相对陌生的苏志皋打了招呼,特意请教了一个学问上的难题,又来到铁塔般的俞大猷身边,与之探讨了一番《易经》,拉近了关系。最后众人一同站在那亲赐御书面前,肃然起敬,齐声道:“心猿归正,吾心至诚!忠诚!!”这是嘉靖十年正月,众人汇聚一堂时,会首海玥拟定的仪式。一心会成员入学社专有的国子监庭院后,都要来到御赐下的字画面前,大声地念诵一心会的理念。严世蕃起初都觉得有些羞耻,这是不是有些过了?但回去与父亲严嵩一说,严嵩大为赞叹,直言这才是为臣之道,并让他一定要遵守,万万不可松懈。现在做完之后,四人各就各位,开始整理文书。对于一心会内部的成员,海玥并未隐瞒。大家都已经知晓,有一个秘密的结社,正在暗中谋划倾覆社稷的大逆之举。而一心会的责任,便是在进学读书的同时,将这群贼子找出来。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这类事情,所以大家分工分明,海玥将目前的成员分成两批。一批是没有学业负担的。如徐阶、赵时春,已经是进士及第,且是翰林院编撰,功成名就;如桂载,不准备考进士,走父荫入仕的路子;如俞大猷,备考武举,但以他的武艺显然不需要担心水平不过关,只要公平便可。这几位也是庭院的常驻成员。就连徐阶和赵时春在完成翰林院编撰的工作后,也常常往一心堂跑,且甘之如饴。另一批是有学业负担的,如今已是嘉靖十年正月,新一届的科举考试已然不远,既是学社,还是得以学业为主。海玥、海瑞、林大钦、严世蕃、苏志皋皆是如此。不过最后两位有些特殊,严世蕃是静不下来的性子,让他老老实实读书,比杀了他还难受,一会儿不见就没了人影。苏志皋则是早早中举,知识储备足够,至今未能中进士,多多少少是心态出了问题。所以此时两人也来到堂内帮忙,美其名曰劳逸结合。严世蕃是最起劲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