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8章(1/2)

    要在华夏大地上挖运河,北方估计不好搞。

    国家众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盘。

    但是南方就简单多了。

    这里的国家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吴国、楚国。

    越国算半个,根本没有发言权。

    楚国就像一个拆迁大队长,把长江以南能拆的差不多都拆完了。

    再给他一百年,吴国、越国这俩钉子户也拆没了。

    长江以南基本都是楚国的地盘。

    可是现在,楚国还没那么强盛。

    托老楚王的福,楚国自毁栋梁就算了,继承人也流亡他乡,国内暗流涌动。

    妥妥的亡国之兆。

    谁也不知道楚国能不能扛过这一劫。

    即便侥幸的挺了过去,又能续多少年的命呢?

    即便楚国侥幸的挺了过去,而且续了很多年的命,但朝堂上还有自己的位置吗?

    这就是楚国现在的局面。

    人心惶惶。

    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官员格外重视皇储,口口声声“太子是国本”的原因。

    抛却私心,也确实有那么一点点的道理。

    老楚王确实出了一手妙棋,但妙棋和臭棋往往一线之隔。

    没有人能预料到结局是什么样。

    哪怕子申,也一样。

    让孩子拜岳川为师,既是笼络示好,拉进双方的关系,又是提前给子嗣安排后路。

    即便自己争王失败,孩子也能在岳川的照料下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在这种情形下,岳川拿出一张疆界图,并且说河神大人将会见证吴楚缔结盟约,协力开凿运河,子申是什么心态?

    “一切,听凭前辈做主!”

    对子申而言,边界是小事,而且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攘外必先安内。

    自己现在连王位都没拿到手,说什么“寸土必争”有点太远了。

    而且,吴国划分的疆界并不算过分,完全在楚国的可承受范围内。

    别说边界了,就是靠近边界的五百里范围,在百年之前也不属于楚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