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2/4)

司马、大司空、大司徒,合称“三司”,其中大司马是专门掌管马匹,是非常重要的军职。

    最重要的,王氏先祖能在桓公时期当上大司马,这就更厉害了。

    伍子胥虽然也领军,但属于半路出家,很多东西都是道听途说、自行摸索。

    跟王家这种世代军职的将门比起来,差了太多。

    想到这儿,伍子胥不由自主整理衣冠,沉声道:“有劳长卿兄弟引荐!”

    过了一会儿,操练结束。

    长卿连忙向孩子群里喊了一声。“小墨,来来来!”

    一个看上去五六岁的孩童闻声看过来,他惊喜的几乎都跳起来了。

    “啊,恩人,您怎么来了?”

    “恩人?”

    长卿愣了一下,正琢磨怎么回事,突然旁边的胖阿东笑了起来。

    “哈哈哈,我说是谁呢,原来是你啊!”

    长卿迟疑了一瞬,“你们……认识?”

    被叫做小墨的孩童来到胖阿东跟前,梆梆梆磕了三个头。

    “恩人在上,请受晚辈一拜。”

    胖阿东连忙扶起孩子,随即解释起来。

    “我是跑船的,经常在杨河码头靠岸。小墨跟着他父亲在码头讨生活。前不久,小墨发明了一个机关,没成想惹了众怒。我就帮他们解围,顺便把他们介绍到招贤馆。”

    小墨朝众人拜了一圈,“见过孙先生,见过这位先生。”

    长卿“哦”了一声,“我只知道小墨是被人送到招贤馆,却没想到这个人是你啊。哎呀,多谢胖兄,为我姜国举荐人才。”

    听到这话,胖阿东一缩脖子。

    目光转向旁边,果然,伍子胥脸色跟锅底似的。

    胖阿东咳了咳,“小墨是宋国人,紧挨着杨国,也算是半个姜国人,就算没有我的举荐,也迟早会进入姜国。”

    “哈哈,那不一样!”

    长卿丝毫没发现伍子胥异样的表情,而是继续夸赞。

    “多亏了胖兄啊,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前途无量。如果没有胖兄,这孩子二三十岁才走上正道,便如姜十三一样,荒废了最好的年华,前途有限,遗恨终生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