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3/4)

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并存。

    上辈子的世界里,华夏高铁速度已经达到350公里,但是偏远山区依旧有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火车。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出行需求,不能一概而论。

    想通此节,岳川抬头看向二人。

    “我之前说,水、土就如日、月,二者缺一不可。水运要发展,陆运也要发展。吴国的确水网密布,发展水运的条件得天独厚,但正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陆运交通的发展。”

    “依托水运,我们可以解决码头至码头的人员、货物运输,但是码头至城镇、码头至乡村、城镇至乡村的人员、货物运输怎么办?”

    “眼下你们还不觉得,但是将来农村种植的蔬菜、养殖的鱼虾、编织的竹器等货物怎么从山上运下来?怎么从山里运出来?”

    “我们不但要解决几千里、几百里的长途运输,还要解决几十里的短途运输,尤其是最后几里,绝对不能忽视。”

    “正是这最后几里,关系到最底层百姓的幸福。”

    阖闾、伍子胥同时拱手。

    “河神大人,我悟了!”

    “某也是!”

    之前两人关心的都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这种长途、大范围的运输。

    可是听了岳川的话,他们才明白,对于平常百姓而言,几十里,甚至几里这种小范围的短途运输才是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情。

    正是这几十里,关系着家中的柴米油盐。

    正是这几十里,关系着家中的米面肉菜。

    底层老百姓很可能一辈子都离不开村子百里范围。

    可正是这百里范围,老百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来回往复。

    就像拉磨的毛驴。

    这是他们的生活。

    既是生,也是活。

    岳川烦躁的摆了摆手,“之前制作龙鳞时我就说了,龙鳞赚取的钱财我一个都不要,全都拿出来,作为疏浚河道所用。你们若是有心的话,可以拿出一笔钱财,我连道路、桥梁也一并给你们解决了。”

    阖闾大喜,“多谢河神大人!”

    伍子胥问道:“是否需要伍某征发民夫?”

    岳川白了这家伙一眼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