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2/4)

制作太繁琐,也太漫长了,我们换取的财富,最多也就是糊口,还不如种地呐!”

    “是啊圣人,我们家里五代人都是制作牙雕的,一个精美的牙雕,短则半年八个月,多则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根本挣不了多少钱。”

    岳川竖起手掌,示意大家安静。

    “百工行业,我也略懂一些,可以给你们对症下药,做出针对性的改进。”

    这个倒不是岳川夸海口。

    上辈子的世界里,有太多巧夺天工的工艺品,还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承技艺等等。

    关于这块儿,网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华夏不是没有奢侈品,只是奢侈得我们根本买不起。

    宣纸、徽墨、龙泉印泥……

    紫砂、瓷器、刺绣、织染……

    木雕、竹编、金银锻打……

    就拿小小的竹编来说。

    编成竹篓、竹筐,只能卖一两个钱。

    但是刮掉竹子外表青皮,破开竹质,分成竹片,取最外缘薄薄一层竹纤维。

    再把这一层竹纤维分割成竹丝,用药水煮泡,令其更加柔韧。

    这些竹丝纤维比头发更细,可以像蚕丝一样编织。

    用竹丝编织出来的画作,价值远远超过等重的黄金。

    类似的非遗传承纪录片,岳川看过很多很多。

    他不需要知道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技巧。

    他只用对匠人们稍加点评,指引一个方向就行了。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嘛!

    除了给他们指点技艺,还能给他们打造生产工具。

    比如石雕、木雕、牙雕等玩雕刻的。

    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最大的制约就是刀具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套好刀具,肯定不会错。

    第二天的讲道结束,许多工匠出身的人都留下来,一一求见。

    岳川耐心听完他们对自身行业的讲述,随后根据自身记忆对工匠进行点评。

    工匠们全都豁然开朗,高呼“我悟了”。

    岳川承受着一轮轮暴击,心中琢磨起《天工开物》的事情。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