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2/3)

是官宦世家都一体纳税,谁也不能享有特权。

    反正无论天下各国接受与否,孔黑子总算是提出了。

    长卿这边就更直接明了。

    先是论述杨国和姜国的战争,然后从战争延伸到经济、政治、外交等。

    经济,双方都是农桑立国,相差无几。

    政治,杨国横征暴敛,搜刮无度,姜国却与民生息,轻徭薄赋。

    外交,姜国一如既往亲善齐国,受到紫霄门保护,而杨国亲善晋国,韩式在杨国建立菜人铺。

    然而结果是,杨国屡战屡胜,姜国屡战屡败。

    长卿发问:真的是姜国国力不如杨国吗?真的是姜国国君不如杨国吗?真的是姜国百姓不如杨国吗?

    恰恰相反,姜国百姓的幸福程度远远高于杨国。

    但是为什么姜国屡战屡败?

    盖因为杨国横征暴敛,打造出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那么,问题来了。

    假如邻国穷兵黩武,本国应该怎么办?

    是跟着扩军备战,还是无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但是,好战会不会亡咱先放一边,忘战肯定是要嗝屁的。

    杨国与姜国就是很好的例子。

    姜国施行仁政,却差点灭国,杨国施行暴政,却差点灭掉姜国。

    为什么?

    凭什么?

    这就是引人深思的地方。

    这两篇文章就使得《疯狂老杨哥》升华,从单纯的茶余饭后谈资,转变成治国之策。

    此时治国还没有定策,所有国家都在摸索,诸子百家也都在到处推销自我,渴望得到重用。

    孔黑子和长卿发表的两篇文章,对天下各国都有借鉴意义。

    至于学好还是学坏,就看国君自身的素质了。

    而随着文圣、武圣的文章传播天下,杨国彻底臭了。

    原本,晋国六卿世家还打算趟这趟浑水,帮杨国窘境。

    可是看到杨国这般作死,都被全天下口诛笔伐了,谁还敢上前凑热闹。

    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而文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