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宰割天下(2/4)
了立功赎身的这一道环节。
自知占了便宜,晋阳新兵监管奴隶工作时也格外卖力。
生怕一时心软,被误会为勾结俘虏企图作乱……
毕竟晋阳这里已经流够血,没有想继续流血。
固然是徐晃持朝廷诏令以形似欺骗的手段进入太原,并突然发难袭击、尽诛晋阳王氏与周围姻亲家族,可货真价实的杀人了,杀的还是人上人。
后面赵基更简单,野战击破叛军,还是以少胜多。
到现在为止,活下来的任何一个太原人,都不想再折腾、打仗了。
尤其是野战获胜,对巩固统治,协调人心很有帮助。
就在这样的气氛里,赵基收到了天子的周章。
周章发下来,他需要在周章上回答,然后把周章交给使者,使者带回去复命。
就相当于刘协发来一个新的两人聊天群,周章来回于两人之间,对话内容也不删除,就一直存留。
周章是比当面对答更为正式的咨询、顾问方式,有档案可查。
见天子所问,赵基捉笔略沉吟,就书写:“臣曰,因地制宜,春种秋收乃自然客观天道之理。不以一人之力而变,可见人力不及天数。王允强逞意气,一意孤行,因一叹而杀蔡伯喈,自此何人敢与他谋事?看似执宰辅政为百官之率长,实乃孤寡匹夫也,如何能胜?”
“而臣之胜,上有天子庇护,下则袍泽吏士勠力齐心。是以规整有序破散乱无序,不足为奇。”
赵基停笔,领取一枚空白竹简,在上书写:“文和在野,则朝败;今文和在朝,则野败。”
感觉这么惊吓贾诩不太礼貌,当即用毛笔蘸墨,对着竹简涂抹,彻底抹黑。
将周章写好,赵基交给使者、御史董芬,就问:“营中近来可好?”
“皆如侍中时所留制度,并无一点变动。”
董芬是御史,是天子廷臣;在廷臣眼中,赵基最宝贵的身份是侍中,彼此是同僚。
赵基想了想,就说:“回去后询问列位公卿,可有意来晋阳。若有有心,可随船队来晋阳与我一晤。”
董芬不敢多言,拱手长拜:“喏。”
“若公卿无意于晋阳,待郡北宗贼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