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条+小谈(1/2)
如昨日所说,今天请假调整,陪陪家人,整理思路。
这是本月第一次请假,老生常谈,小辛一月双休,若是超过两次会补。
昨日写完后,其实心情挺激荡的,属于作者那种偷着乐,在动笔之前,脑海中的大纲中安排的就是回去建设家乡。
建设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市(四引号表虚构)。
以下是矫情部分:
其实从十几章沈睿老师的出现,到对东阳的环境构建,再到大学的选择、几次采访、群像的反馈,都有着隐晦的伏笔,只是可能埋的太深不显眼。
沈睿得知状元的感慨,许学军跪在墓前的自言自语,吴越经常表达出对重建乌托邦的期望,卢薇那句“毕竟我们都离开了”,包括主角自己,在采访中也有透露。
铺垫了400章的后期线,终于如约抵达了。
四百章了能不写乱,不写飘,能完整的抵达最初设计的节点,自己感觉到很爽,对一个网文作者来说也挺不容易的。
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翟达并非一睁眼,就是一个立下“产业升级”、“先富共富”志向,搞宏大叙事的怪胎,也不可能狂妄到自己啥也不是就想建设家乡。
他就像许多个我们一样,真的重生的话,先想弥补遗憾,紧接着就是先把钱挣了这辈子爽了再说。
他见证了外公的笔记与精神,吸收了沈睿的知识和文雅,看到了范俊伟的贫穷与努力,见到了余东来的慷慨且富裕。
而后在乌托邦第一次践行承诺,成就了越达餐饮无数人的幸福,一步步在时代的“生态位”中验证了自己的能力,最后见到那山丘上的巨人后,才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都市文,一落地就带着所谓“抱负”,我是不相信的,谁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几十万字后,还没有所谓的“抱负”,我也是不相信的,重生者不该如此,是作者限制了主角。
这就是小辛想象中,一个普通人重生后,可能会变成时代浪潮领袖的过程之一。
作为作者,400章没迷路很开心。
也只有安排了合理的成长,才能让最初回到高中处处不适应的翟达、和同学们站在乌托邦院子里的翟达,以及最后率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