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临江楼上岁月错(1/5)
离西风渡三十里的衡阳府,山水相傍,自古便是湘南第一重镇,城内数万户人家,栉比鳞次,由来汉苗杂居,民风质朴坚韧,在外素有‘霸蛮’之称。雨后街上湿漉漉的,青蓬马车从小巷驶出。眼前便是一段湘江,穿城而过,宽至十三四丈,正值丰水期,女子挽动缰绳,调转方向,让马车与江流并行,去找通往江心岛的渡口。“岛上便是临江楼,大人觉得,右使会在酒楼勾栏之所流连?”她挥动鞭子,暗自怀疑,该不会是胡乱找个借口,自己想去喝酒吧。毕竟临江楼可是湖湘三大酒楼之一,历史悠长,酒名远传。车中男子挑开帘布,目光越过烟波缥缈的水面,望向东洲岛。参天巨木掩映之下,三重高楼若隐若现,唐朝顺宗皇帝之子桂王李纶所建,宋代重修,果然是一派古色古香,气韵绵长,与江水相合。“曲师好酒尚乐,常以乐师的身份行走江湖,出入酒楼勾栏,赚取盘缠。”“而且,早年曾有相师算过,非烟命数…薄轻,须得多沾红尘烟火气息。”“带着非烟,在山野间多有不便,所以我猜他们还是驻足在市井之地。”张玉自然晓得,六月六日那天,曲洋会去衡山刘府,只是在五岳剑派、正教群豪眼皮子底下救人,即使部分人念着同刘正风的交情不出手,单对付嵩山派排名前三的太保,难度也是不小。那是万不得已的下策。若能提前截住曲洋,晓明利害,自然是最好的。“是非烟小姐告诉大人的?”杜小钗忍不住问道,曲右使在竹风小院半隐居后,与教中故旧几乎断了来往,后面连自己和赵长风也遣退了,张玉说的这些事,有的她晓得,有的自己却不知道。“回黑木崖任职前,曲师、非烟还偶有书信寄来。”张玉放下车帘,心中想到。或许在那之后,他已经坚定了隐居避世之心。水暖鸭先知,风寒蝉悲鸣。曲洋常年在江湖行走,显然听到了武林浩劫将起的前奏,就算他没有名利之心,大战兴起,身为光明右使,绝无法置身事外。而在日月神教,从来都是生入死出,除非教主亲允,何曾有过退教二字。“吁!”青蓬马车在渡口前停住,放张玉下来。杜小钗继续往前赶,她还要去探访城中另外几处地方。江边渡口,自发形成了处草市,有卖小食、草鞋、雨具、鱼虾的,三湘之地不及东南富庶,也是闻名的鱼米之乡,物产富饶,有多余的产出,才能形成较为普遍的商业。若是天天挣扎在温饱之间,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