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风流俏佳人> 第676章 十三进士(2/13)

第676章 十三进士(2/13)


    此时天光大亮,映着这街头小摊倒显出几分奇异的庄重来。



    摊主手脚麻利地端上热腾腾的汤饼并几碟小菜,杨炯也不动箸,只拿眼挨个儿扫视四人,那目光沉静,却似能穿透肺腑,看得四人心中打鼓,宿醉的混沌早被驱散干净。



    良久,方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既已高中,便是朝廷储才。今日偶遇,也算缘分。且说说,尔等日后,有何志向?欲为朝廷效何力?为黎民解何困?”



    此言一出,看似家常闲话,却重若千钧。



    四人皆知,这便是考教来了,眼前这位,不仅是当朝驸马、梁王嫡子,更是本次科举题目执笔之人,其见识才学,早已折服众人。若能得他青眼,那便是直通梁王一系的门径,在这波谲云诡的官场中,得一强援,更得“为民请命、名垂青史”的底气。



    一时间,四人神色各异,心思百转。



    那坐在最左边的汤臣出身寒微,自幼见惯乡里胥吏豪强勾结,鱼肉百姓,心中早积郁一股不平之气。



    听得杨炯发问,他深吸一口气,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几分底层磨砺出的硬朗与急切:“回禀侯爷,学生汤臣,窃以为治国首在治吏安民,而治吏安民之本,在于法度森严!



    《周政要》有云:‘刑乱国用重典’,如今我大华承平日久,法网渐疏,豪右之家视律令如无物,小民含冤莫白者比比皆是!譬如那‘亲亲相隐’之条,常为奸猾者庇护亲族、脱罪之口实;又如那‘八议’之制,更使勋贵高门子弟恃宠生骄,犯法而轻纵。



    此等宽法,非盛世之福,实乃蠹国之源!



    学生之志,便是重订律例,效法古之良吏,行雷霆手段,使王法如日月悬天,无分贵贱,触之者必遭严惩!



    如此,则宵小敛迹,豪强束手,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他一番话说得激昂,引经据典,直指当下法度弊病,眼中闪烁着近乎偏执的光芒,那是长期目睹不公后对“绝对公平”的强烈渴望。



    杨炯听罢,面色沉静如水,并无赞许,亦无驳斥,只端起粗瓷碗呷了口热汤,方道:“法度之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