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风流俏佳人> 第642章 未雨绸缪(6/8)

第642章 未雨绸缪(6/8)

p>

    如今想来,叶九龄出身长安世家,自前梁起便为显贵,长安城内的繁华景致,于他而言早已司空见惯,故而更愿在书斋中消磨时光。



    因着这份沉稳性子,杨炯最初执笔习字、诵读经义,皆是叶九龄亲手教导。



    彼时叶九龄从不疾言厉色,讲解典籍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二人常于书斋谈天说地,叶九龄待他情同手足,杨炯亦将他视作亲兄长一般。



    后来叶九龄外放为官,杨炯的学业便由其他师兄接手。



    诸位师兄性情各异:吕祖谦生性跳脱,自己尚不喜读书,带着杨炯时,不是偷鸡摸狗,便是四处胡闹,两人三天两头便被抓回来一同受罚。



    皮卞则八面玲珑,教课时既不苛责也不鼓励,任由杨炯自由发展;最严厉的当属石介,他性情执拗孤傲,授课时从不轻易夸赞,但凡杨炯有了差错,必一针见血地指出。



    石介虽不打骂,却常以失望、不屑、轻蔑等眼神相激。偏偏他自己又是个勤学不倦之人,杨炯受了 “刺激”,总想争回颜面,便也跟着他日夜苦读。每逢石介授课,二人必相伴读书至深夜,从未间断。



    这般想来,杨炯的童年虽无血缘兄弟相伴,却也过得丰富多彩,在众人督促下,他也博得了些许才名。



    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杨炯望着渐渐升高的日头,一时怔在原地。昔日一同读书嬉闹的场景历历在目,如今却已物是人非,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惆怅,千言万语堵在喉头,竟不知从何说起。



    叶九龄见家事已说透,知杨炯心中自有丘壑,当下便转至科举之事,道:“你未到之时,我已看过些许考生的答卷,其中出挑的有张肃、胡澹、贺新怀、汤臣、杨叔、梁氏兄弟。只是这名次如何排定,还需听听你的见解。”



    杨炯回过神来,在脑中快速过了一遍几人情况,沉思片刻后直言:“若答卷水平相差无几,我倒建议点贺新怀为状元。他是李漟麾下之人,诗才在这几人中当属第一,只是为人太过狂傲。



    若要堪当大用,还需磨一磨他的性子。这类人最难过的便是‘落差’与‘郁郁不得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