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清谈(4/8)
想通这些,张盛懋一摇折扇,沉声道:“此言有两处谬误。
其一,朝议归朝议,清议归清议,二者决然不可混为一谈。如今你我乃在野清议,只论屠城是否正义,不论其他。
其二,诸国使节对我大华规章不熟,只知用兵之事找兵部。魏王对此次征战高丽本就持保守态度,如今落得这般局面,时常感叹杀戮过重,有伤天和,更是担忧我大华在诸国中的形象,故而不得不接见诸国使节,以安其心。
请问,作为先帝唯一在世的子嗣,心忧天下,又有何错?”
李漟听闻此言,眼眸瞬间冰冷如霜,目光投向因张盛懋而引发骚乱之处,寒声朝李淑道:“看来,你对自己人并未做到有效掌控。大理寺此举,分明是公然倒向李泽。
若没有颜夫子默许,我决然不信会发生此等事。颜夫子表面上支持杨炯作战,却又不舍那些温和中立派,故而暗示李泽出面搅局收揽人心。
如此一来,他既能继续稳坐寒门领袖之位,甚至还为自己留了条后路,声望更胜从前。只是,不知他这向李泽示好的举动,有几分是打算改换门庭之意。”
李淑听了这话,面色虽未改变,心中却早已怒涛翻涌。
正如李漟所言,自从她有意招揽李泽,并表示可为他与天波府提亲之后,李泽表现得颇为积极。毕竟若能成为天波府的女婿,他便可大权在握,彻底在朝堂站稳脚跟,以先帝唯一子嗣之名招揽天下俊才。
殊不知李淑早已与老太君谈妥。
将杨渝许配给李泽,对老太君而言,此举可削夺杨渝的兵权;对李淑而言,则可将李泽的兵部彻底收归自己麾下。
当初李淑想得极为周全,无论是颜夫子还是梁王,为了朝局稳定,决然不会坐视李泽娶杨渝从而壮大势力。可若老太君突然转变态度,定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到那时,削弱李泽兵部权柄便成了唯一应对之策。
李淑这招借力打力本想得极好,也与老太君通了气,却没料到杨文和突然来了个釜底抽薪,让谢南上门求亲,还四处散播杨炯和杨渝的谣言,这使得李淑的计划彻底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