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归义非唐> 第461章 叛军乏食(万字大章)(3/1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461章 叛军乏食(万字大章)(3/15)

数修浚,关中耕地能增多多少?”

“最少能再增一百五十万亩。”窦斌不假思索的回答,刘继隆听后颔首。

他目光看向永安渠,看着上万百姓劳作的景象,略微安定了几分心神。

“待这些河渠修浚,关中百姓便不少二百一十万口,耕地不少一千三百万亩。”

“这些田地要尽数均分百姓,以此保障耕者有其田,市民有其业。”

刘继隆话音落下,众人纷纷称是,而他也继续对窦斌询问道:“其余诸道河渠情况如何?”

“回殿下……”窦斌既然知道刘继隆今日叫他跟随,私下自然做足了准备。

面对刘继隆的询问,窦斌早有腹稿,不紧不慢回答道:“陇右道河渠俱完整,无需增设修葺。”

“剑南、山南西道淤堵河渠不过二三,眼下均已修葺,增田七十余万亩。”

“眼下除京畿道外,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关内道。”

“如今关内道河渠修葺已至八成,臣预计明年岁末便可修浚,届时可增田二百万亩,达六百万亩之多。”

窦斌说罢,刘继隆便接上话茬:“若是如此,当记工部大功。”

“臣愧不敢当,不过是受殿下指点罢了……”

窦斌倒是没有居功自傲,毕竟工部一开始都是高进达兼任,他也是年初才得到拔擢的。

对此,刘继隆没有继续夸赞他,而是对群臣说道:

“昔年吾提兵收复关内、京畿时,两道人口不足三百万,耕地不足一千三百万,百姓乏食,皆需陇右转运才得以安。”

“明岁关内、京畿两道河渠竣修,吾民三百万,而耕地近二千万亩,民生便可粗安,然吏治为大,不可轻放……”

好不容易恢复生产,刘继隆自然知道接下来要保障的就是百姓能够稳定生产。

想让百姓稳定生产,保障吏治清明是必须的。

只要没有官吏折腾百姓,不搞什么苛捐杂税,关内及京畿百姓便能在两三年后丰衣足食,这便是最大的功德。

如今关西五道人口八百余万,耕地六千余万亩,钱粮不缺,倒也是时候谋求东进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目光看向罗隐:“洛阳情况如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