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提前的一轮复习(3/6)
学校终于答应了萧锦的请求,每次月考可以使用他们的联合卷。
作为新建的学校,育英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这直接影响到试题的质量。
因此,萧锦想要通过与其他学校的协作,得以共享他们的联考试卷。
起初的三年,他的倡议并未得到响应。新成立的育英,在那些老牌的名校眼中,无异于一个微不足道的新手,被冷落似乎成了常态。
然而,到了第四年,情况出现了转机。可能是萧锦坚持不懈的精神触动了他人,或是因为育英首次参与考试便取得了令人刮目的佳绩,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种种因素交织,那些学校终于同意让育英加入七校联考的行列。
然而,萧锦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期望能让学校参与到四校联合的月考之中,原因在于本届二年级的学生是生源最强的一届,承载着他极高的期望。
为了这批信赖他的学子,无论何种代价,只要能为他们争取到最优的教学资源,萧锦都愿意付出。
同时,他对首届毕业生心怀最多的感激,感谢他们在前途未卜之际选择育英,也感恩家长们的坚定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尽管他并不奢望本届学生中能有谁能一举踏入那两座顶级学府的大门,毕竟在他们的小县城,每年能获此殊荣的寥寥二三人而已。
竞争激烈,责任重大。但他坚信,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
这届二年级一定可以有很多踏入985,211学府大门的。
只要自己这个校长能够为他们争取到好的教学资源,试题资源,他们一定可以的。
坏消息是:前几天三年级也进行了七校联考,为了摸一下底还特地把试卷送往庐山市进行批改,就在今晚成绩出来了。
很不理想,600分以上的只有两人,最高的不过621分,而且按照划的一本线来看,比上一届还低7个百分点。这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决定今晚开个分析会,并把二年级实验班的老师叫过来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