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暮汉昭唐> 第四十六章石家庄赵子龙(2/5)

第四十六章石家庄赵子龙(2/5)


    环顾众人间,第五仓见之前发言的赵云胸有成竹,遂问道:“子龙之前劝我早做打算,不知有何劝言。”

    “禀府君,兵灾在前,或引兵自解,或消弭兵戈。袁绍、公孙瓒虽好,但云以为远水难解近渴。公若无意自解,而又消解兵事,唯有降服张度辽。度辽虽联络黑山,但其兵入境以来,秋毫无犯,民吏无一侵害。故云以为,度辽可信,今望投之,可令常山免受贼、胡所害。”赵云说道。

    “远水难解近渴!”

    第五仓念叨了下,遂下决定,说道:“张度辽既是可信,今便归附之。”

    说着,第五仓看向刘昞,说道:“君代我出见张度辽,赵子龙为副,献钱粮与并州。”

    “诺!”

    堂内众人各怀心思,齐声应道。

    待众人陆续出堂,赵朗见无外人,说道:“诸君议事,子龙初列席议事,怎能贸然言语!”

    赵云摇头说道:“昔曹刿言肉食者鄙,不能远谋。今观府君所谋,如是而已。天下崩乱,常山不能自保,若不寻觅明主,常山必受其害,乡民必受其乱。”

    赵朗拍着赵云的肩膀,感叹道:“子龙有武略,更有远见,为兄弗如。今天下贼人四起,族人、乡民皆赖子龙尔!”

    赵云点了点头,心情有所沉重。

    常山赵氏谈不上为望族,但却可称得上为豪强,赵氏筑有坞堡,聚族人、乡人千余户。父亲早亡,他从小被兄长带大。但随着天下大乱,兵戈四起,他渴望追求明主效力,但受家族受限,需要留守兄长身边。

    “子龙言降张度辽,可是意属张君?”赵朗问道。

    赵云沉吟少许,说道:“张度辽有明主之资,但具体如何,需近观之。”

    对赵云这种乡土羁绊很深的豪强子弟,他们很难离开家乡,为其他君主效力。故对他们而言,最好的结果莫过于明主统治家乡,不用离开家乡,便能追随君主建功立业。

    赵朗点头说道:“子龙有见识,今可借献粮之事,以观度辽品性。”

    “善!”

    在第五仓的组织下,主簿刘昞、郡吏赵云,携粮草两万石及酒水、牲畜之物,以迎远道而来的度辽军。

    而得知常山郡有意出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