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338章 一家木器店(2/7)

第338章 一家木器店(2/7)

,其内的木匠更是多达数百人。”



    “不仅我宅子里的那些家具是那里订做的,就连京城的很多上流社会的人也都是在那家店订做的家具。”



    “要不要我领你去看看?兴许有子建兄你感兴趣的家具也说不定。”



    “这家木器店主要以订做家具为主?”曹子建问道。



    “是。”张好好点头:“不过,有时候也会有明清时期的老物件。”



    “因为赵五爷平时也收老家具,如果遇到保存完好的,他会对外出售。”



    “如果是一些破损不严重,但是能修复的,那么就会将其修复好再对外出售。”



    “除非是那些实在没有修复必要的老家具,赵五爷就会让人将其给拆掉,作为材料。”



    “这还得看运气。”



    曹子建闻言,开口道:“那一起去看看吧,反正今天也没什么事。”



    “走。”



    随即,曹子建便是同张好好离开古雅斋。



    同木仿,位于京城的鲁班馆胡同。



    这胡同名字的由来,跟这里一座“面阔三间,三启山门”的鲁班馆有关。



    鲁班,姓公输,名般,“般”和“班”同音,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



    由于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



    所以鲁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做为华国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他也被土木工匠们尊称为祖师爷。



    南北名师巧匠一到年节或祭日,都会到来这里敬香祭拜。



    随着清朝的衰败,木匠师傅们为寻求庇护,在周围扎堆营生。



    于是,鲁班馆胡同应运而生。



    曹子建和张好好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终于是来到了鲁班馆胡同。



    这是一条近于南北向的胡同,全长也就五百多米的样子。



    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