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271章 连张好好都羡慕的运气(1/4)

第271章 连张好好都羡慕的运气(1/4)

    随着张好好的一番查看,他也发现,这两个碗的纹饰一模一样。



    “子建兄,这釉里红居然还是一对?”



    曹子建笑着点头道:“能断出是什么朝代的嘛?”



    “虽没有底款,但这对碗器纹笔法娴熟,线条流畅,不是民窑能够烧出来的水准。”



    “难不成是元代釉里红?”



    虽然张好好对于瓷器,没有深入的研究过,但一些基本知识他还是清楚的。



    就比如瓷器的落款。



    虽然始于宋代,但是永乐时期部分御窑瓷器上才算正式出现题写‘永乐年制’的年号款识,以彰显御用瓷器的独特性。



    到了宣德时期,署年号的御用瓷器才算正式成为主流,以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最为常见。



    之后历朝历代才开始纷纷效仿。



    “不对。”曹子建微微摇头:“虽然釉里红是元代时期创烧的,但那会还属于实验性的制作。”



    “加上元人尚白,汉人尚红,民族认同感也有别,所以元代釉里红在当时烧造的数量极为有限,算得上是凤毛麟角。”



    “而且元代那会的釉里红,基本看不到发色这么纯正的‘红’。”



    “大多都是泛着些许墨色,或者稍灰青色的。”



    “不仅如此,元代瓷器所绘的缠枝花卉纹花、叶的大小,跟这碗上的纹饰也不一样。”



    张好好闻言,沉吟道。



    “不是元代釉里红,但制作如此精美,难不成是永乐之前,也就是明代洪武时期的釉里红?”



    “这回说对了。”曹子建笑着点头道:“你看这花卉的构图,花蕊均留有一道白边,这种画法简洁有效,加强了与周围深色花瓣的浓淡对比。”



    “牡丹的正面、侧面描写交错出现,侧面描写三角构图,这就是洪武朝明显的特征。”



    听着曹子建的这番描述,张好好露出一脸羡慕之色。



    虽然说,元代,明初和清康雍乾是釉里红瓷器烧造的三个重要时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