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回津前的安排(2/4)
这个才有钱赚。
老林想拒绝,但想到对方救了自己女儿的命,只能选择默不吭声。
“来,先给你看看种植的样品。”曹子建说着,将手伸进口袋,心念一动,从储物戒指内取出一把海水稻的大米。
老林看着曹子建手中有点像米粒的谷物,整个人一愣。
因为这不是罂粟。
不仅不是,这还是他从没见过的一种农作物。
因为这大米泛着胭脂红色。
“老板,这是?”老林问道。
“米。”
“怎么会是这种颜色?”
“因为这个品种的水稻就是这个颜色。”曹子建答道。
“曹公子,我能问个问题吗?”老林开口道。
“问。”
“这年头,种植粮食是纯亏本买卖,您此举是为何呢?”老林问道。
曹子建明白,老林口中的亏本,并不是说粮食卖不上价,而是因为,哪怕你丰收了,粮食也不全都是你的,你还得交田赋税。
华国,作为农业大国,田赋税是民国地方政府最主要的税收来源。
基本能占到整个财政收入的50%左右。
这田赋税在这会,其实还不算特别夸张,但是,这税可不是一年一交,而是要提前几年交,名曰预征田赋。
至于为什么要提前收,因为打仗需要用到钱。
大清亡了以后,大小军阀遍地。
一个北洋政府还能分出三个派系,每个派系还能再细分。
就跟套娃似的,都需要军饷。
所以这田赋税收个三五年属于正常,有些比较狠的军阀,收的田赋税甚至超过当地农民一年的总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某个地区的大帅被打跑,那前面收的税就不认,又得重新来。
不仅如此,交了田赋方面的税,还远远不够。
因为田赋的税钱,还不够那些老爷们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