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五百零二章 让机器人成为家庭的一份子(1/8)

第五百零二章 让机器人成为家庭的一份子(1/8)

    四月初,深城,智云微电子旗下的深城基地。

    徐申学再一次出现在了这个庞大的半导体制造基地里。

    智云微电子的丁成军陪同徐申学进行视察并介绍。

    “我们的这个深城基地的规模是非常庞大的,拥有大小一共六个分厂,每个里包括多条生产线,用以生产四十五纳米工艺到七纳米工艺的各种逻辑芯片。”

    “其中的第三厂以及第四厂,主要用于生产二十八纳米到四十五纳米先机工艺,经过多次扩充产能后,两个厂加在一起综合产能达到了月产八万片。”(本文的半导体产能,均为等效八寸硅晶圆。)

    “主要用于集团或为客户生产各类成熟工艺芯片以及特殊工艺芯片,用于各类射频、高压、嵌入式芯片以及各类工业芯片,我们集团以及海蓝汽车里的很多产品,都使用了大量该厂生产的芯片。”

    “第六厂则是八寸厂,主要生产六十五纳米工艺以上的各类成熟工艺,芯片用于工业领域为主,这个产能也比较大,月产十万片。”

    “第十七厂,乃是我们公司的第一座采用3D晶体管技术的工厂,早期生产十八纳米工艺,现在已经转产十四纳米工艺,也可用于第二代十四纳米工艺,即十二纳米工艺的生产,该厂的综合产能达到了每月五万片!”

    “该厂目前依旧是我们的主力工厂之一,其产能基本用于各类十二纳米工艺芯片的生产!”

    徐申学听到这里,微微点头!

    对这个第十七厂他并不陌生,从建设开始到投产,他多次来考察,因为这个工厂是国内售价采用3D晶体管技术的工厂,该工厂早期推出的3D十八纳米工艺,是可以比肩英特尔3D22纳米工艺的先进工艺!

    那个时候,台积电和四星都还在玩传统的2D晶体管技术,搞二十纳米工艺呢。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智云集团在手机SOC领域里,开始领先水果和高通,持续多年领跑全球。

    丁成军继续道:“第九厂早期是生产二十八纳米工艺,后来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升级以及技术改造,开始在这里生产十四纳米工艺,同时具备生产十二纳米工艺的能力,该厂的综合月产能是两万片!”

    “前面的工厂,乃是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