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四百二十八章 AI眼镜(5/9)

第四百二十八章 AI眼镜(5/9)

划就准备使用这款芯片。

    这款芯片,也是第一种专门为了国防领域、特殊环境而设计,制造的专业芯片,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不仅仅设计的技术含量高,芯片光刻、芯片封装技术含量也同样非常高。

    全球范围内,能够设计出来这种专业芯片的企业,只有智云半导体。

    而能够生产这种芯片的企业,除了智云微电子外,台积电其实也行……只有这两家目前有等效十纳米工艺的芯片呢。

    不过十纳米工艺的芯片,对于这些国防领域的人工智能设备而言,算力还是差了一些……哪怕智云集团的人工智能技术非常彪悍,专门为移动终端而研发底层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已经非常高效,对算力的需求大幅度降低了,但十纳米工艺的芯片多少还是差了一些。

    所以GF1的实际应用不会太大,更多的还是用在诸多项目的前期测试,说白了,该芯片和十纳米工艺本身是属于过度工艺一样,都是属于过度芯片。

    为什么过渡产品还专门设计并生产啊,因为这种专业芯片总得先设计尝试一番,积累一些经验,然后才能够进行修改吧。

    十纳米工艺虽然也挺贵的,但是比七纳米工艺便宜太多了……不用十纳米工艺来进行测试,回头用七纳米工艺测试更亏。

    真正后续大规模使用的国防通用算力芯片,其实是还在设计当中的GF2芯片!

    等到GF2芯片设计完成,并生产后,一大票保密级别非常高的人工智能项目,才谈得上进行最后的设计定型,并考虑量产。

    等效十纳米工艺和等效七纳米工艺之间,别看数字差不多大小,但是实际性能差距非常大。

    智云微电子的等效十纳米工艺,晶体管密度是五千多万每平方毫米,其实也没比十四纳米工艺、十二纳米工艺多多少,智云微电子的十四纳米工艺,形状晶体管密度都能做到四千多万呢。

    智云微电子的等效十纳米工艺,依旧是十四纳米工艺的延伸,都是建立双重曝光这一核心技术上的。

    智云微电子在这一工艺的技术提升,更多的还是体现在低功耗控制、通过改变晶体管形状等领域,进而获得芯片的性能提升。

    从笼统一些的技术角度来看,智云集团的十四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