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合成前夕的稿签(4/6)
同志,没关系的,达成同志说得对,咱们都是熟人,就别搞形式主义了,还是多听达成同志给我讲一些做主编的经验。”
“?”
孔罗荪听到江弦这番话,也十分的不理解。
他不觉得江弦没听出自己是在为他解围。
可他这份自信的来源是
“我毕竟是从《人民文摘》的主编上做过来的,以前没觉得有什么,真做了《人民文学》的主编以后,才发现文学期刊的终审和文摘类期刊的终审有很大差别,写起来常感觉力不从心。”江弦在一旁和唐达成说着。
“嗯,等下我帮你看看你的终审意见。”
“达成同志您这么忙,这怎么好意思。”
“哎~不麻烦,不用说这样的客气话,看看不算啥,到时候我再帮你修改修改也不是什么问题。”
“是么?!”
“主编,我整理来了。”
三人说话间,朱伟抱着一沓稿子凑了过来,倒也没多厚,看着跟一本书差不多。
朱伟把这沓稿子交到江弦手里,“这是您这些天写的稿签,暂时整理出来这些。”
唐达成和孔罗荪,还有作协的几位领导,目光全被这一沓稿子吸引过去了。
“这是.这段时间写的稿签?”
稿签这玩意儿,不是写,动辄几千字。
稿签是终审意见,一般一篇能写一页纸就算很多了。
别觉得只写一页纸,工作量就少了。
这一页纸的终审意见,代表的是看过整篇之后的深思熟虑,一定是将反复读个几遍,且将责任编辑的初审意见,编辑室主任的二审意见都分析过,才能写出这么一份稿签。
而此刻江弦手上的终审意见,一本书的厚度,就按普通稿纸的厚度来看,大概也有个一百来页。
也就是说,他在刚上任的这段时间里,写了将近一百份终审意见出来!
“这”
唐达成满脸的难以置信,他只知道江弦最近在《人民文学》大搞人事改革,隔三差五的借调编辑过来。
没想到这小子背后这么下功夫。
他上任才多久?
写了这么多的稿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