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合成前夕的稿签(2/6)
力量,培育文学新人,探索更广阔多元的新时代文学表达途径
什么积极提升刊物内容质量,以前瞻性视野介入作家创作的全流程,挖掘呈现属于新时代的创作场域、创作题材、创新命题,坚持优质的文学内容输出、增强文学的有效传播,不断提升作品的社会效益
什么在这种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意气风发,以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完成工作任务.
这话他张口就来。
发言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唐达成听得也是一阵可惜和诧异。
这小子这发言水平分明应该是个不折不扣偏左派才对啊,怎么写出来的就那么的大逆不道呢?
另一边,唐达成简单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做了一番总结性的发言,就开始找《人民文学》的编委们打听江弦最近的工作情况。
像是习不习惯最近的工作节奏,有没有觉得刊物的风格和以前发生太大变化,认不认为江弦的工作态度有问题.
这都是套话,编辑们当然也不会这时候站出来批评江弦,说他上任以后做了人神共愤的事情,都说些漂亮话,这都是固定流程嘛。
本来按照流程,这个环节都要结束了,这时候唐达成忽然来了一句。
“有没有江弦同志最近审过的稿子?还有他写的稿签,我想看看。”
“.”
这话倒是令人意外。
调研团队的其他几名领导,也都有点儿懵。
所谓稿签,就是江弦写的终审意见。
而江弦上任时间并不久,这么短的时间里,百绪千头的工作都等着他去接手,怎么可能会有时间静下心来审稿子,写终审意见。
因此,唐达成的这一问明显是带着些刁难在其中。
稿签的数量,确实可以直观的表现出一名主编的负责任程度。
但主编对刊物一些无形的付出,又无法在稿签上体现出来。
“不方便么?”唐达成见《人民文学》这边的人都没什么反应,呵呵的笑了笑。
“也对,刚上任没多久,可能还没写过几次稿签,但是有句话我要讲,年轻人想要大干一场的心情我理解,但是做工作,还是要脚踏实地,尤其是文学期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