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那一天的内卷,内卷起来(2/6)
显是名字:“塔铺。”
“讲什么的?”
“一个复员军人回乡后参加高考复习的经历,大概是个农村青年为了改变贫困的命运,准备参加78年高考的辛酸故事”
刘震云讲了几句,有些脸红,“害,其实写的就是我自己的一段经历。”
他就是复员军人,复员后在河南老家一所中学担任民办老师,白天上课,夜晚复习。
最后以HEN省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了北大中文系。
“不奇怪,写作者最开始都是以自己的经历为入手点来进行创作的。”
江弦说:“我先拿回去帮你看看,帮你改改,要是能用的话,我再通知你。”
“成。”
刘震云满眼期待和激动。
依旧是替徐晨辉开了车,刷了一次【代替】的进度,回家以后江弦迫不及待的将刘震云这篇《塔铺》看了一遍。
这篇《塔铺》写在“农民日报社”的绿格子稿纸上,笔迹干净清晰,亲切自然,每一页纸就像是“黑板报”一样整洁。
江弦知道《塔铺》这篇,这是刘震云的成名作,在当时一发表就拿到了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奖。
至于江弦手里这篇《塔铺》,在他看来,内容已经和后世那篇内容上没有太大差异。
刘震云中文系文科状元的水平也确实不是吹的。
而且他在《农民日报》工作多年。
文学性非常严谨,写的这篇,基本看不到什么语法、句式的错误。
当然了,后世刘震云自己说过,自己考试时候在裤子上整了一裤子小抄。
这事儿是真的,他自己亲口说的。
但你要真认真,真觉得这事儿就是他说的那样,那就被刘震云给忽悠了。
这厮就是这种“狡猾”的性格。
那可是北大。
别说给份小抄,就给你本书你能考进北大么?能考到文科庄园么?
听听乐子别太认真。
真要认真,那刘震云的目的就达到了。
刘震云是啥人,文学界都知道。
就说文坛有个著名笑话,说王硕有一次和刘震云一起参加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