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熟悉的名字......(3/6)
刊理念,提出自己准备大刀阔斧大干一场的想法,提出什么突破既有的束缚和羁绊,大胆开拓创新。
而是在这时重新讨论起他对王濛办刊理念的理解,这一点得到了在场很多人的欣赏。
此外,江弦在自己这番发言里,也没有什么慷慨陈词,而是很真诚的表示,自己终究只是个作家,编刊物还要仰仗各位专家。
这份低调和人情练达,又让江弦在很多人心目中的评价上升了一个层次。
因此,等他讲完话,在座的编辑们毫不吝啬的给予了他长达数十秒的热烈掌声。
“今天还有个好消息给你。”
等江弦坐下来,副主编崔道怡笑呵呵的说,“咱们1986年的‘我最喜爱的作品’评选活动已经结束了。”
“我最喜爱的作品?”
江弦有点印象。
这是在王濛主持工作期间,为了提高办刊质量,了解读者趣味,《人民文学》举办的一项评选活动。
这么做,一来编辑部可以及时了解读者的阅读反馈,二来对刊物的选稿方向也有一定的影响。
崔道怡笑了笑,“你的那篇新《无主题变奏》太厉害了,明明是六月份才发表的,居然砍倒一大片上半年发表的,得票数高居第一。”
“是么。”
江弦笑了笑。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取得这个《人民文学》“我最喜爱的作品”评选活动的第一名了。
去年这项活动,他的《无主题变奏》和《天局》得票数就分别位居第一名和第二名。
与此同时,江弦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所表露出的云淡风轻,也落在很多编辑的眼里。
他们没觉得江弦是看不起这个评选。
反而觉得.
合该如此!
江弦就应该是这个反应才对。
他们《人民文学》举办的这么一项评选,对于国内别的作家来说,或许是一项了不起的殊荣,拿到以后还要吹嘘半天。
但对于江弦来说,这个奖项太不起眼了。
人家是谁?
人家是拿过首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还有首届的鲁迅文学奖。
他一个